|
再议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上个月,我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教代会暨工会代表大会。在闭幕式的院系代表发言中,一个学院院长发言提出计划加大本科生课程考试难度,提升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大意),我听后非常赞成。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涉及诸多环节,课程考试是体现学生学习质量与公平评价学生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考试成绩通常也是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多个大学的教授告诉我,在当下学生评教中普遍存在的浮躁与功利色彩极大地影响评教的客观公正、公平和信誉。有的学校安排在教师课程考试成绩出来后学生评教,如果成绩普遍偏低,学生就会给主讲教师不好的评价。有的学生考试过后公然要求教师放宽试卷批改标准,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将考试成绩无奈“放水”。学生评教结果关乎教师的切身利益,它与教师的晋升职称,评优晋级等密切相关,谁能熟视无睹。这样的学生评教举措导致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下滑就是必然结果。
大学中的学生评教本来是国际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的通行做法,是确保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举措之一。我在《理性看待大学本科教学中的学生评教,中国科学报,2018年4月13日》中列举了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技术设计大学(MIT-SUTD)联合博士后在SUTD主讲“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后学生的评教结果。这份评教材料内容设计与我们大学教务部门设计内容相当,既有学校规定的内容,也有学生自由发挥内容,是一份理性的没有功利色彩的学生评教范例。
如果按照学校这位院长从严考试的决策,将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大面积学生重修现象。这让我想起半个多世纪前,我的学长给我讲过他们当年一位主讲专业基础课程老师期末考试成绩超过半数同学不及格的事例,然而当年他们并没有听到由此引起师生之间多大的负面关系新闻。诚然,当下如果学生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将会影响学生的评优、保研,甚至就业等诸多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平常成绩优秀学生由于偶然因素造成个别课程考试不及格将可能影响他们的保研资格。然而,我想这些现象属于当下大学教育中碰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加以解决。例如,学生的评教时间可以安排在教师课程结束后及时进行,而不是在考试成绩出来后完成,依据课程具体情况,安排多次考试等举措。
我认为从严考试管理一定会加快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压制学生学习的浮躁与功利思潮。这就需要我们大学教务管理部门采取科学设计,打破过去的惯性思维,创新课程学习成绩管理。逐步让我们的课程考试规范合理,促进学生评教科学合理常态化,最终惠及学生及他们的家庭和全社会。
2021年4月29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