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朝也图谋,晚也图谋。图谋的日子,寒来暑往,年深日久。
忙什么呢?有什么好忙的?图谋作为一名图书馆员,一直在与圕人打交道、与用户打交道,有所观察有所思考,并试图将所思所悟化作点滴行动,期待: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10月17日晚梳理了《彭斐章先生担任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学位论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54740.html)。我尝试梳理一下,刚开始以为很简单。实际梳理发现还是需要下功夫考证。得到吴钢先生的帮助,博士层次算梳理好了。硕士层次梳理难度更大,因为早期的没有数字化,暂时不弄。一方面算是一种图书馆史的科普,另一方面希望助力《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图书营销。因得到吴钢先生的进一步帮助,提供了《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10)一书中有关内容。10月18日一早,我进一步梳理了《图书馆学家彭斐章先生指导的研究生及其学位论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54773.html)。10月18日,圕人堂群图谋参与“转播”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100周年暨图书情报与数据科学学科发展论坛(直播回放网址.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1990645955?&shareuid=82646991&vprid=0&sharetstamp=1602985520414#/ ),这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一件大事、盛事。
圕人堂有名成员告知其打造的图情社区即将上线了,初心是“真正的想要帮助到图情的学者,初上线需要一些高质量的内容和用户”,雏形有了让我提意见。我浏览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挺好。实际运营,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会更为复杂。首当其冲的是安全问题,包括意识形态安全及版权方面的安全;其次是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问题;再次是可持续经营问题。我觉得框架挺好。简洁实用,美观大方。个人很期待这个平台建起来并经营好。囿于精力限制,我帮敲敲边鼓可以,乐意尽份绵薄之力。
近期有同在高校工作,非图书馆领域友人问我:“图书馆有没有每年淘汰一批书?感觉图书标准是不是应该修订了?学生需求在变化。”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2017年写过一篇长文《闲话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与文献资源建设》(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36886.html),这篇文字的信息量不小,只是有不少话没说透,或者不宜说得过透,否则,过头了。现在绝大多数图书馆的都不够数,很多年没有做馆藏剔旧工作。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用的还是2004年的,2017年时说是要修订,教育Bu做了相关工作,不知为何没有形成正式文件。宏观大局层面不敢全盘否定纸质图书,而且是在有意识地保护,涉及的利益链很长。这很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没修改的原因。 馆藏剔旧这样的工作,基本“废”了。我请教了一位985层次高校同行,告知:“我们的剔旧是非常有限度的。主要是一些破损无修复价值的。剔除数据都要报教育部的,流程也很麻烦。”参照有关标准,真的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985层次高校的,达标标准更高,差距也很大。特价书采购因为价格低,有不少是帮清库存的书,很大比例真的没啥用处。还有特价书通常要的很急,有的书商中标了,但不见得能履行合同。原因是,应对各种评估的高校,在突击凑数。凑书招数:买特价书、动员师生捐书、接受社会机构捐书。这或许算是公开的“秘密”。许多高校图书馆存在一个诡异的现象:一方面书满为患,一方面书不够(达不到生均图书册数及生均年进书量册数)。问题清楚,如何解决问题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迷。
这段时间圕人堂各种需求的调查问卷很多。我出面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我出面的目的实际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这方面的应用,提升成员的获得感与参与感。当前参与度不甚理想,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问卷较为频繁,而且近期有几人开展的问卷,方式方法欠考虑,效果不是很好。近期“不景气”,活跃成员不足400人,但有104人参与了“高校图书馆专业志愿服务情况”问卷调查。说明有关成员还是挺支持的。
如此这般,杂乱无章。哪件事是有意义的,哪件事是无意义的?有可有,无可无,可有可无。 如何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试图理顺,试图事半功倍。然而,也许是一种宿命:做不了大事就做点小事,生命不息,折腾不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