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小萍的长篇小说《教授楼》,2002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通过发生在竹城大学教授楼中一宗谋杀案的调查,追溯了几位七旬、八旬退休教授的人生。故事主要发生在竹城大学,时间是1996年,但有大量回忆上溯到60年前,因此封底简介说是从30年代到90年代。作者标注“2001.3-9完成于绵阳市”“2001.9-10修改于北戴河”“2002.1-2定稿于贵阳市”。证据不充分地猜测一下,竹城大学原型是四川大学,竹城在西南高寒区,从文章描写看未受日军兵火,而且四川大学旁边有竹子公园望江楼公园。
教授楼确切说是退休老教授楼,为八十年代中期省里为竹城大学33位退休老教授专门盖的三层楼房。前面三栋,每栋三层,每层三户,最后一栋只有两层,因为退休老教授只有33户。小说开始时,又在第四栋上加层,这时在第四栋发生了凶杀案。
被谋杀的是二楼4号的80岁退休教授娄建勋和他妻子孙隐秋。娄建勋出身富豪家庭,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孙隐秋大学艺术系毕业,能歌善舞,拍过电影。息影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认识娄建勋(两所大学路途遥远,如何交往小说没写)。回国后,住上海。37年上海沦陷,娄建勋到竹省一度在空军幼年学校教化学,学期结束辞职,办酒精厂,收入颇好,买地建了别墅。45年酒精厂爆炸,娄建勋送别墅贿赂校长,到竹大任副教授,一年晋升教授。1949年11月解放军进城(四川只有重庆在11月解放,其余都在12月),又献住房和红木家具给解放军。留任竹大,但因为过去在空军学校教书,历史有问题,不能给本科生上课,只能培养青年教师。孙隐秋没有工作,自愿打扫宿舍的公共部分。长子是刻字工人,二女儿定居美国西雅图。娄建勋已经从来不读书,只是以女儿寄来美元自夸。脾气很坏,几乎骂遍所有人。
二楼5号住着生物系徐见仁、陆惠裳教授。夫妻在国内读本科,相继出国,1945年联袂海归,受聘竹省理学院。徐见仁出身富人家庭,管理家产的兄长听从他的建议,在解放前三年尽卖田产,躲过地主帽子。49年后政府留用,院系调整进了竹大。57年被定为右派。文革中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胆小怕事的妻子陆惠裳学术成绩更大。女儿陆林好在特殊年代,所嫁非人,饱受丈夫虐待,离家出走。女婿一度被怀疑是凶手,后来排除。受惊吓陆惠裳心脏病猝发不救身亡。徐见仁也大病一场。
二楼6号住着数学系高卓然教授和妻子夏静纯。高出生破落书香门第,艰难求学。36年与受过大学教育的夏静纯结婚。夫妻辗转任教大学中学,养家糊口。1947年高卓然受聘竹城大学数理课主任,49年留用,52年思想改造率先过关,“四清”时下乡与贫下中农相处很好,“文革”中受冲击甚至要自杀求解脱,78年以70岁高龄再上讲台受到学生欢迎。75岁退休。他的“人生原则很简单:好好做人,好好教书,荣辱不惊。(p. 39)”夏静纯在55年肃反时因为一句笑话被怀疑是反革命暗号,被隔离审查半年。
一楼3号住着文学系龚咏宾教授和夫人钱桂兰。龚咏宾出身富有的山西钱庄老板家庭。17岁时在老家与人结婚并生一子,读书后不通音信,儿子后来成了甘肃天江制药厂的总经理。后来还同另一为女助教同居,因女方调离断了关系。长期资助48年入学聪明美貌女学生黎文英,她因父亲是恶霸地主被处决而没有经济来源。黎文英毕业在竹大附中上课。几年后两人先同居后结婚,并有对双胞胎。几年后,龚咏宾同父异母的兄弟来,与黎文英两人私奔。一年后两人结婚才告诉龚咏宾。保姆田嫂知道两人密谋,但没有说破。他们走后,田嫂向龚咏宾说明她本名钱桂兰,嫁给田家,但没到新婚之夜丈夫就被抓了壮丁,生死不明。两人结婚,钱桂兰仍当保姆并拿报酬,经济分开。后来钱桂兰办过婚礼的丈夫从台湾来探亲。与黎文英生的儿子龚加淼是竹大美术系的副教授。跟女骗子结婚,女骗子也被怀疑是凶手。
一楼2号住着体育系的彭清肃教授和夫人张秀敏。彭清肃抗战时就读高中,喜欢体育,尤其着迷武术。抗战时逃到竹市当搬运工。49年后,请省搬运工会推荐竹城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当保管员。院系调整进了竹大当保管员。后来通过工会系统推荐,发表篇保管员经验总结和颇有“神剧”范儿的中日擂台故事。又通过当年练武时国术馆同学的体委官员,拿到了国家级裁判证书。在58年“放卫星”中破格晋升副教授,工资由30元增加到120元。文革中被当了造反派的教研室主任迫害,下放劳动,工资又变回30元。后来到处上访,并献出保存完好的国术馆教材和讲义,更有恢复工作的老同学帮忙,落实了政策,还晋升了正教授。彭家与娄家共请一个钟点工。
一楼1号住着外语系藏安宅教授。他在40年代就是全国闻名翻译家,但奇丑无比,被称为“夜半歌声”。中年时娶了勤奋的丑女学生阮美勤。两人到牛津留学两年后海归竹大,49年后留用。后来发现他当过民国的县教育科长,取消了教师资格,到食堂当管理员。阮美勤继续当教师,还到黑龙江学习俄语。回竹城后病逝。57年发表右派言论,受到批判,但地位太低,也没有太大冲击。困难时期发现野菜吃法,有功而恢复教师岗位。文革中被关进牛棚,76年出来。退修前两年,解决了教授职称,并担任系主任,还与丧偶的裴莹华结婚。裴前夫是藏的同事,在文革中惨死。在调查和施工过程中,裴莹华受惊吓,精神病发作。藏家的小保姆在警察摸排时逃跑,一度被怀疑是凶手,后来排除。
小说还写了两个兴风作浪的丑角,一个还是正在负责加层工程的副校长。有老教授怀疑两人是凶手,但都被排除了。
警察耐心排查走访。老教授们又要洗清自己,又难免怀疑过去有旧怨的人。交往中多数人情商极低。警察先后确定几个怀疑目标,又相继排除。最后的结果有些无厘头。凶手原来是娄教授的侄孙。他在火车上被女人欺骗,只是想坐他占的座位,来点虚情假意,让他动手动脚,甚至许以婚姻。等他去找她时,发现她早不在。气恼中钱包被盗。想找娄教授借钱50元。娄教授不但不借,反而训斥他。一怒之下,掐死了娄教授,也杀了目击者娄夫人。拿走了250元钱。最终破案,被判了死刑。
尽管作者的本意或许是回顾历史,但无意中也说出了八十年代高校的特点。“同全中国所有的地方一样,竹城大学也从无所事事、闲而生事、说东道西、飞短流长的精神状态迅速转型,进入各管各、各忙各的竞争状态。大家能够以同一而公平的标尺,在比较同一而公平的起跑线上,理直气壮地争职称、争职位、争工资、争住房。(p. 24)”所谓“同一而公平的标尺”其实就是定量打分,今天看来完全不公平。以分房为例,“工龄是一年1分;荣誉称号—国际级40分,国家级30分,省级20分,校级10分;职称—教授40分,副教授30分,讲师20分,助教10分;职务—校长90分,副校长、院长80分,教务处长70分,副教务处长60分,系主任50分,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40分……(p. 25)”现在当然不是这种标准,具有不同学校和地区可比性的业绩如国际级荣誉、国家级荣誉将有大到不成比例的权重。教师的流动或许是促成标准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还有耐人寻味的是,虽然领导和警察都对老教授们非常尊重,正在加层的民工野蛮施工,似乎对这些老教授的极度仇视。这或许与负责工程的校领导对这些老教授的蔑视甚至敌视有关。这些民工见了警察服服帖帖,一个警察就能暴打一群民工。这是否是社会矛盾的一种折射?
以凶杀案为线索写学界小说,在国内比较罕见。当然国际上不乏先例。我读过些比较另类的学界小说,如Arther A. Berger的文科选读本系列中的《大众传播谋杀(Mass Comm Murders)》和《哈姆雷特案:美国现代语言会议上的谋杀(The Hamlet Case: the Murders at the MLA)》,或者是Marshell Jevons的经济学普及读物斯皮尔曼探案系列的《边际谋杀(Murder at the Margin)》《致命均衡(The Fatal Equilibrium)》和《致死冷漠(A Deadly Indifference)》,还有些更传统的学界小说,在《学院大厦》中说到但我没有读过。顺便一提,外国的学界小说我只读过20多本左右,等读过50本以上,“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或许也可以谈谈了。言归正传,《教授楼》中谋杀案其实就激情杀人,完全游离在学界故事之外,颇有些“蝴蝶效应”的意味。当然,几位老教授的经历,有相当的代表性,因此也不妨理解成“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作者郁小萍, 1945年出生于贵州毕节。196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绵阳新华印刷厂作校对。1978年到《绵阳报》当记者。1979年报纸停办,到《剑南文学》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副主编,文学创作一级。2010年退休。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下):心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