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啥你的稿件总被拒?听听主编怎么说吧!
杨顺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傍晚时分,照例浏览一下Twitter,猛然看到SBB杂志发布了一条创号Tweet,很是兴奋。
SBB,全称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是传统土壤学杂志中当之无愧的No. 1,属于1区top期刊,也是无数土壤学科研工作者追求的对象,其风头甚至要盖过Geoderma。在各种综合性、高影响因子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她仍是很多土壤学者心目中老牌强刊。
SBB第一条“微博”分享了一篇由两位主编主笔的观点性文章,列举了文章被拒的“四宗罪”。虽然自己也发表了一些国际期刊文章,但是看到领域内杂志主编的如此忠告,依然很受启发。因此,试做一些解读,仅供参考。更多精彩内容,敬请阅读原文。
别让语言成为拒绝你的第一理由
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把语言很当一回事,以为只要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就万事大吉了。而两位主编则提醒广大作者,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编辑们仍然非常看重语言的准确性。
In assessing the language, we look first to the title, the highlights, and the opening paragraphs. If there are grammatical errors in the title, potential reviewers are likely to decline the invitation to review!
审稿人也会对语言十分在意,尤其是文章的标题(Title)和亮点(Highlights)。如果标题存在语法错误,则审稿人可能会秒拒审稿邀请;而如果Highlights中存在语法错误,即使审稿人已经同意了审稿,则他们更可能倾向于继续挑刺而不是努力寻找文章的亮点!
作者还在文中还原了编辑和审稿人们的审稿场景,告诉读者我们的稿件可能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被审阅的。比如审稿人可能会在等飞机时阅读一篇稿件。这跟我的体会一致,我在随外导出差的路上,经常看到他们打开笔记本电脑工作。如果他们在这么碎片化的时间里,看到一眼即知的语言错误,无疑将降低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一篇被“秒拒”的文章就这样诞生了。
不要搞错了读者对象
世界之大,各有不同,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性。如果我们开篇就聚焦在某一个特定区域上,则极可能陷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尴尬境地。我们应该时刻告诫自己,文章面向的应该是具有专门土壤学知识的国际读者,而不是某一特定研究领域(我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建议转投Geoderma Regional”的审稿意见!)。很多作者在第一段或者第一句就将自己的研究区域指向了一个特定的区域,这实在犯了搞错读者对象的大忌!
两位主编还特意举例为证。下面的句子中开篇就将加尼福利亚的ranglands作为研究对象抛出来,一下子就降低了文章的国际范,直接就撞到枪口上了。这种情况下,审稿人会误以为你讲的就是小地方的小案例,缺乏普遍意义。Who care?
California's rangelands are experiencing an increased frequency of fires that damage soil functions, such as nutrient supply, that are important for sustaining cattle production.
两位主编给出的修改意见是将原文的地名隐去,换成一个能引起普遍关心的议题,比如气候变化。最后由宽入窄,像漏斗一样逐步缩小到自己的研究区域,而这个区域的意义,也只是用来佐证而已。主编们同时还建议,有关研究区域的介绍,最好不要再引言中提及,可以一直到研究区概况时再做具体说明。
With climate change, wildfire is increasing globally, and is damaging important soil functions such as nutrient supply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没有提出好的假设
科学研究通常遵循“假设-检验”的套路,因此研究假设(Hypothesis)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内容通常出现在引言(Introduction)的最后一段。很多作者会写自己做了什么工作,提供了什么数据。两位主编认为,科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供数据和信息,更要告诉读者这里有什么knowledge gap,而这篇文章是如何填补这个知识缺口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这里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并讲明我们是如何设法回答这个问题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给出过于模糊的科学问题。比如,“the addi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X/Pollutant Y] will result in a change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这句话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却太过笼统而基本上等于废话。
好的假设应该是基于前人知识的合理推断,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并且,还要在讨论部分对这些假设给出详细回应:文章的研究结果是否支持这个假设?通过文章结果,我们加深了什么理解,获得了什么新知识?我们对这座知识大厦做了哪些添砖加瓦的工作?
不要自己打自己的脸
文章的结论部分,应该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地交待本文的贡献,告诉读者文章加深了我们对哪些问题的理解。然而,有两类weak conclusion是不足取的。
第一类经常出现的结论通常会指出“more research is needed …”,这似乎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不过,主编们认为,这种结论有点过于贬低文章的贡献,相当于是在非常重要的结论部分大肆暴露自己的缺点,告诉别人你是如何的失败。当然,这也并不是不要我们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而是搞错了地方。我们应该在讨论中说明文章的优缺点,而不是在结论中。
第二类结论则是泛泛而谈,言之无物。这类结论通常会说自己的研究非常重要,对于理解一个重要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但又不具体指出是什么意义。比如,他们会说“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way in which [Pollutant X] influences soils” or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etter managing [Ecosystem type Y].”除了说了这项研究有意义外,其他等于啥也没说,有点凑字数的嫌疑。我们在高中学作文时也讲到“凤头-猪肚-豹尾”的形式,这与两位主编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结论应该是简洁而有力,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两位主编还提到了文章呈现形式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他们建议结果和讨论分开来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文章的叙事结构。另外,图表也要优美,不要出现黄配绿的尴尬配色。
更多的时候,科学问题的解决的是循序渐进的,无数人的努力汇聚到一起,慢慢地啃下一块巨大坚硬的骨头。而文章的目的,就是告诉广大的读者,你是如何啃下你的那一口,而这一口的贡献到底在哪里!明白了这些,那么下一次,让我们啃得更加优雅从容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