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谋摘编自:王彦力,杨新涯,冉蔚然.零数据理论及其应用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6):51-56.
王彦力,杨新涯,冉蔚然于《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年第6期发表《零数据理论及其应用模式研究》。该文提出“零数据”概念,分析零数据研究的性质及意义,构建最基本的零数据理论体系,并通过零数据理论指导图书馆行业相关工作及科研。使用零数据理论完善情报学分析体系,可以构建专门的零数据分析系统,服务于图书馆各项分析报告以及相关管理和运行机制。
零数据是指在数据生成过程中,所收集或积累的数据集中值为0的数据。由于零数据产生的原因多样化,除了零行为不能产生数据外,一些系统误 差、设备故障等,也会导致不能正常收集或遗漏收集很多数据。可见,零数据概念的外延还应包括一些与设定标准偏差极大、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数据,其实际意义与零数据相差无几。零数据具有数据显示直接、数据类型单 一、数据规模相对偏小、价值密度较高、数据稳定性高的特点。零数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零数据的基础理论研究;零数据的应用和实践研究。目前,零数据研究是一个并不普及且容易被忽 略的概念,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拓展,相关研究成果 也会越来越发挥出作用和价值,亦可能成为科学研究中的“睡美人现象”。
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当今,数据已成为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零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其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更多实际工作的开展,尤其在查 漏补缺、优化系统、精细化管理等行为中不可或缺。在以下几方面有着明显积极效果:信息系统有效性的提升;广泛应用于管理与运行绩效考评;开展用户行为分析;开展精准图书馆营销和阅读推广。
随着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不断推进,数据驱动图书馆发展已成为现实,数据的掌握与使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工作的发展与未来。零数据作为一种特殊数据在业内广泛存在,常见如零借阅馆藏纸 本资源、零使用馆藏设备或资源、读者个人或团体在图书馆系统中的零数据记录、论文零被引甚至零下 载、专题资源零点击量等等,是图书馆需要着重关注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着眼点。( 1) 对零数据用户的研究。在用户授权的范围,对其在图书馆馆舍及网站上的行为进行记录,会 产生各项数据,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对改善服务意义重大。(2)对零数据纸本及硬件资源的研究。(3)对零数据数字资源的情报分析。数字资源的零数据情况最为直观,任何一个数据库都将资源的下载量、被引频次等作为重要指标进行标注,如书籍、论文等不同类型资源的零下载量、零被引频次, 反映出不同类型资源的质量及水平,图书馆也会根 据数据库资源的零访问、零下载、零被引等数据撰写分析与评价报告,为资源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可见,零数据数字资源具有很强的情报分析价值。(4)对运行过程中零数据的研究。图书馆日常工作会产生海量数据,如门禁数据、借阅数据、访问 数据、下载数据等,直观地反映了日常业务工作情 况。这些数据中出现的零数据揭示了工作的短板与空白,对图书馆业务的调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领域零数据的应用方式:(1)构建专门的零数据分析系统。目前,业内尚无专门分析零数据的系统。可构建特殊的数据分 析系统,专门抓取图书馆大数据中存在的一切零数据,分析零数据产生的原因和可能性,及时提供分析 报告,为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及运行提供依据。(2)作为图书馆分析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有大量分析报告产生,零数据应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运行报告中,门禁、借 阅、访问、下载等方面的零数据直接反映当日工作存在的问题;管理报告中,OA、文献管理中的零数据直 接反映馆员工作的缺失; 专题服务报告中,教学专题 零关注、科研专题零关注可以表明该类专题是否有 存在的必要; 学科服务报告中,项目成果零被引、零 下载、零收录直接反映项目的水平。可以说,零数据在分析报告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3)完善相关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发现零数据并分析其成因之后,重点是对零数据所出现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修改,优化相关措施及流程, 关停明显的错误漏洞及无改造意义的部分,弥补明显缺失及错漏,强化有利因素促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提出更多可能的解决方案。
图书馆内零数据的产生可以直观反映管理与运 行中的各种短板与缺陷,据此可迅速发现并调整相关 措施,提出方案或缓解或从根源解决问题,更好为读 者服务。零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的重要数据,有着巨大潜力可以挖掘,但是显然目前对零数据的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人们习惯于关注已产生的数据、可能产生的数据,忽视没有产生数据的“点”,从而导致忽视零数据背后所隐藏的种种问题。关注零数据是为了 通过研究零数据来及时查漏补缺,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零数据,完善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