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红楼梦》(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96第二版)】

已有 5353 次阅读 2019-10-28 09:45 |个人分类:个人藏书书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96第二版)】

【吕启祥纸媒论著(吕启祥论著作目录编号GL 012-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10月28日发布(第22855篇)

2019年1月6日-10月25日笔者通过博客先后发布,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和个人在纸媒发表的论著、译、评、介学术资料等。完整保存这些学术资料,符合笔者践行学术报国的心愿和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的宗旨,也一个普通教育和学术工作者的学术探索历程。对于笔者和家乡主管单位达成全部无偿捐赠的承诺,也是提供了一个完整目录检索。

   自即日起,将陆续发布吕启祥在纸媒图书报刊上发表的论著等目录。这些也将无偿捐赠给我的家乡主管单位。

署名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上下册,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22月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书名沈尹默,装帧设计李吉庆,责任印刷李博,新华书店发行,北京四季青印刷厂印刷,1137万字,850X1168毫米开本,1/32 51印张,定价59.70元(共两册),ISBN7-02-000200-X/I.221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前言中写道:“本书校注工作开始于1975年,其间参加工作的人员陆续有所更替,工作时间亦长短不一,难以一一表明,现以参加时间先后为序,计参加本校注工作的有:冯其庸、李希凡、刘梦溪、吕启祥、孙逊、沈天佑、沈鹏年、应必诚、周雷、林冠夫、胡文彬、曽扬华、顾平旦、陶建基、徐贻庭、朱彤、张锦池、蔡义江、祝肇年、丁维忠。参加本书最后修改定稿的,校勘方面有:冯其庸、林冠夫、徐贻庭,由冯其庸负责。注释方面有:陶建基、吕启祥、朱彤、张锦池、丁维忠,由陶建基负责。全书的校注工作由冯其庸同志总负责。吴世昌、吴恩裕、吴祖缃、周汝昌、启功等几位老红学家担任本书校注工作的顾问。”(1981.5.20

 

冯其庸:《红楼梦》校注本再版序

本书初版于一九八二年三月,距今转瞬已十二年。本书初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们的欢迎,也得到了不少指正。

这十二年的岁月,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当时确定的几个原则是正确的:一是我们所选择的底本——庚辰本,确是一个学术价值很高、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珍贵本子,我们以此为底本,就使这个校本有了很好的基础;二是我们确定的校勘原则(详见《校注凡例》)也是正确的,这样就使我们的校勘工作做到了审慎和准确,不至于随意改动底本文字,从而较好地保持了原本的历史面貌;三是我们确定的注释原则(见《校注凡例》)也是切合实际的,对象适中,繁简得宜,因而使得本书避免臃肿烦琐之病。

但是,学问是无止境的,红学更是日新月异,这十多年来红学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展,不少重要的专著相继出版了,不少重要的论文陆续发表了,还连续发现了有关曹雪芹家世的文献和实物。在《红楼梦》的名物考订上,也有不少的进展。对照我们的校本,就感到有了历史的差距。为了对读者负责,对我们的红学事业负责,我们深深感到有对本书作一次全面修订的必要。于是趁此书再版之机,我们就着手这一新的繁重工作。

此书初版是由《红楼梦》校订组先作出初稿,然后由校订组和注释组反复修改定稿的,其详细情况见初版的《前言》。现在全面重新整理、重新校注时,不可能把原有的人都邀请回来了,幸好初版定稿时的三位同志:冯其庸、林冠夫、吕启祥都还在原工作岗位上,因此本次的校注,即由他们三位负责:由冯其庸总负其责,林、吕二位分别作校、注的具体修订工作。

关于注释的修改和增补,计新增注释八十七条,补充和修改原注一百六十五条,其馀所有注释,共二千四百零一条,从内容到文字也重新作了一次审核认定;在校勘和标点、分段方面,重校的文字为数亦不在少。特别是此次重校过程中,仍用各脂本仔细复核,所以费力较多;至于标点和分段,则改动更多,不能一一列举。最后,由我作校、注两方面的审核工作,修改核定校、注的条目和文字,以及有关此次重新校注的其它事宜。以上种种,无法一一详述,读者翻阅此再版校注本,当可了然。

尽管此书又作了较为详慎的重校和重注,但初版的创始之功自不可没,故初版的《前言》《校注凡例》等文字仍置于卷首,以示不忘,也正说明前后校注的原则是一贯的。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五年间,倡议对《红楼梦》作校注整理,是由袁水拍同志向上级提出的。一九七四年秋天,袁水拍同志到我住处看望我,并提到整理古籍的问题。当时我提及《红楼梦》的校注问题,水拍同志极为重视,不久就要我草拟一个报告。此事后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由水拍同志任校注组的组长,由我和李希凡任副组长。初期校勘的稿子(即内部用的大字本),水拍同志还认真看过,凡是他不理解的地方,他还都提出来认真地询问过。后来,他因事因病,不再过问此事,但在重病中,仍希望能看到此书的出版。所以《红楼梦》的新校注工作得以正式立项并由政府拨款,调集一批专家和研究人员来工作,水拍同志是起了倡导推动作用的。现在水拍同志已经作古十年,当着此书修订再版的时候,我有责任将此经过叙明,亦以慰逝者于地下。

时间虽然只过了十二年,但参加此书工作的同志,却已经作古了好多位,其中顾问有:叶圣陶、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先生。参加校注工作的有:沈彭年、陶建基、徐贻庭、朱彤、祝肇年、江辛眉、杨廷福诸先生。国务院古籍整理组组长李一氓先生,一直关心《红楼梦》的研究工作,此书出版后,他还亲自写过评论文章,热情地肯定了这个新校注本,但李一氓先生也已经不幸逝世了。对以上十二位已故的先生和朋友,我们只能寄以哀思,以志永怀!

此次修订再版,虽然由我们三人负责,但前人之功不可没,而红学方兴未艾,且无止境,故以后的校注工作,亦无有止境。故我们本次的修订,只是万里长途中的一站,瞻望前途,曷其有极!惟愿再奋馀勇,更求寸进,并望红学同人和专家读者进而教之,则《红》书幸甚!“红学幸甚!

是为序。

199476于京华宽堂

****************************

照片26张,拍自红楼梦人文1996年版()

1

 DSCN8092.JPG

2

 DSCN8093.JPG

3

 DSCN8094.JPG

4,

 DSCN8095.JPG

5,

 DSCN8096.JPG

6,

 DSCN8097.JPG

7,

 DSCN8098.JPG

8,

 DSCN8099.JPG

9,

 DSCN8100.JPG

10,

 DSCN8101.JPG

11,

 DSCN8102.JPG

12,

 DSCN8103.JPG

13,

 DSCN8104.JPG

14,

 DSCN8105.JPG

15,

 DSCN8106.JPG

16,

 DSCN8107.JPG

17,

 DSCN8108.JPG

18,

 DSCN8109.JPG

19,

 DSCN8110.JPG

20,

 DSCN8111.JPG

21,

 DSCN8112.JPG

22,

 DSCN8113.JPG

23,

 DSCN8114.JPG

24,

 DSCN8115.JPG

25,

 DSCN8116.JPG

26,

DSCN8117.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203696.html

上一篇:《红楼梦》(上)【(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82)】
下一篇:《红楼梦》(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96第二版)】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