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黄陵渝新著面世(全国新书目2001.11)

已有 1529 次阅读 2019-8-30 07:33 |个人分类:个人藏书书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黄陵渝新著面世(全国新书目2001.11

【个人纸媒文章(黄安年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编号GWH 305)】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830发布(第22284篇)

自2019年1月6日-4月2日笔者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US001-US538号)。4月5日-5月28日发布个人论著收藏图书书目(GH001-GH041)、《黄安年文存选》目录(GH042-GH071)、黄安年书稿和讲稿目录(GH072-GH168)、个人在纸媒图书上文章目录78种(GWH001-GWH078)。8月5日开始发布在纸媒报刊上的个人文章。

为保障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的完整性,便于自己和读者查找,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改革开放以来在纸媒报刊的个别文章暂不发布。个人藏书书目工作自今年初以来已经整整七个月多了。书目力求穷搜,目录检索是我国固有的学术传统,也是学术传承和历史记载的必要平台,个人藏书目录的完善将为集成为一个微“数据库”创造条件。

笔者

 

黄安年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编号GWH 305, 《黄陵渝新著面世》,载《全国新书目》2001年第11期,第17页。原名《我国第一部〈犹太教学〉专著面世》。收入黄安年文存2001

全文,全国新书目发布时有删节

我国第一部《犹太教学》专著面世

黄安年

 

犹太教是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一种闪族宗教,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神教。作为世界一神教之母,衍生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犹太教所体现的希伯来文明同希腊文明一道,构成了西方文明的两大基石,对西方世界有着久远的影响。因此,研究西方文明,不能不研究犹太教文化。对犹太人而言,犹太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不了解犹太教,就无法深入了解犹太民族。

 

《犹太教学》一书,共计33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犹太教学专著。该书共分15章,含概述、犹太教的历史、犹太教的本质、犹太教律法、犹太教经典、世界著名犹太教学者、犹太教制度、犹太教习俗与礼仪、犹太教节日、犹太教圣地与民圣古迹、犹太教教派、犹太复国主义、犹太教神秘主义、犹太教哲学、犹太教研究在中国等。该书全面、系统、客观地论述了犹太教学研究的对象、特点、指导思想、研究方法,记述了犹太教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阐释了犹太教的基本教义、伦理道德、律法体系、经典文献、著名学者、宗教制度、教派组织、礼仪习俗、节日圣地、哲学思想、神秘主义、复国主义、中国的犹太人与犹太教,回顾了百年来国内犹太教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向读者展示了犹太教学的整体全貌。

 

《犹太教学》一书的作者黄陵渝副研究员,20多年来一直在宗教学领域辛勤耕耘。90年代中期她作为我国国家教委派赴以色列研修犹太教的第一位的学者,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留学、研修犹太教并在以色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这部专著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是开拓性,把犹太教作为一门学科来论述,在中国犹太教研究中是一个开拓性的探索, 《犹太教学》一书明对犹太教教义思想、伦理道德、宗教制度、风俗礼仪、神秘主义及国内犹太教研究等方面的阐释都是国内前所未见的,它的出版,填补了空白。第二是系统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犹太教学科的方方面面,追述了犹太教历史、经典、教派、哲学、神秘主义、复国主义等的脉络与发展,详细列述了百年来的国内犹太教研究成果,如在犹太教神秘主义一章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犹太教神秘主义的整体历史发展脉络,还就每个阶段的特点加以系统的勾勒。可以说该书是国内全面了解犹太教知识的入门佳作。第三是独特性,是中国第一部从科学的视角,构思写作的著作。书中有些内容如:犹太教的教义思想、伦理道德、宗教制度、风俗礼仪、神秘主义、国内犹太教研究均很少涉及。作者对犹太教的重大事件、经典、学者、派别、哲学、神秘主义等分析也有独特的评价。

 

在21世纪初的中国加快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更好了了解多样化的世界和世界多样化文化,本书的出版无疑向我们提供了一份丰厚的精神食粮。

 

                《犹太教学》 黄陵渝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6 定价26.00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95829.html

上一篇:读《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1948年文集》(全国新书目2001.9)
下一篇:喜读《当代美国经济》(全国新书目2002.1)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