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bul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ldbull

博文

如何探讨人类的起源? 精选

已有 15776 次阅读 2018-6-14 15:4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类起源, 独特性, 物种分化, 生殖隔离

现在地球上被确认的物种有数百万种之多,但真正知道是如何起源的却寥寥无几。关于人的起源过程亦如此。早期乃至现在都还在沿用的一种探索办法就是分析人的独有的特性(不存在于其它动物之中),在将这种特性的成因作为人种形成的原因。这种独特性可以是在基因、形态或行为等不同的层次。人们常将人种形成过程称之为“XX创造了人”。

human.jpg

(http://med.stanford.edu/news/all-news/2015/09/scientists-home-in-on-origin-of-human-chimpanzee-facial.html)


1. 独特性≠起源

人们常将自身的独特性与起源混为一团。将一个物种的独特性(行为、形态或生理等)与成种机制相关联或相等同是一种逻辑错误。猩猩与它们的祖先——猴子在形态上的一个巨大不同是它们丢失了尾巴,你能说,如何丢失尾巴就是猩猩分出来的重要原因吗?

 像大熊猫,它的手指有六根,你能说它长出第六根指头的原因就是它成种的原因吗?大熊猫在熊科动物中是唯一吃竹子的家伙,你据此可能推断,它如何变成吃竹子的就是它的成种过程。大熊猫的生境相对集中,食性独特,因此认为它在逐渐适应吃竹子的过程就形成了一个新物种的说法多少还有些靠谱。

2. 依旧迷茫

 一个新物种的形成到底需要多长时间?迄今为止,没人知道准确的答案,不同类群的物种分化所需的时间可能也有天囊之别。一般认为,物种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需要数千年或数万年甚至更长,而百年人生不可能目睹一个完整的成种过程。

 地球上已经被描述物种达数百万种之多,人们一般是依据形态或结构特征对物种进行了分门别类,至于一个物种是如何变成另一个物种的过程则难以准确知晓。当然,像洞穴动物和寄生生物这样一些在特殊生境中生活的物种,其演化路径相对容易把握。而像人这样生活范围广阔的物种,其起源的追踪就非常困难了。

 即便如此,人种的形成过程依然吸引了大量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等各方人士乃至社会大众的浓厚兴趣......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争议之后,人们发现它依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3. 关键何在?

         众所周知,物种分化的关键就是确认生殖隔离(物种也是依此而定义的),如果两个近缘物种之间在生殖上隔离开来(它们的基因库不再混合),就成为了不同的物种。其实,要研究人是如何起源的,关键是要知道,一部分猿(人的祖先)是在何时、何地、因何与主体古猿种群出现生殖隔离的。

        大家知道,物种分化既可以同域,也可以异域,因此,首先必须确认古猿的分化到底是同域还是异域。

 如果是异域,就像从大陆漂到孤岛上的物种,它们在随机变异、新的生态位的适应等机制的作用下,经历足够的演化时间之后,容易就形成了新的物种。譬如,有些岛屿上的鸟类就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但是去翅膀并不是它们成种的原因,原因是漂到孤岛上的空间隔离+随机变异+新生态位适应,丢掉翅膀只是适应的一个结果。

 如果是同域分化,事情就复杂了,必须解释成为人类祖先的这部分猿是如何自成一体,孤立开来的。

 两个近缘物种之间如果在生殖上隔离开来(它们的基因库不再混合),就成为了不同的物种。因此,我的看法是,古猿的一部分个体逐渐演化成能人、直立人,最后在生殖上与原来的祖先彻底隔离开来,就形成了智人。但到底人与猿的生殖隔离是如何实现的,这还是个未解之谜。

 我们想怎么定义现在的人就怎么定义,因为我们已经沉迷于在自然界中的孤芳自赏。而在生物学上,只要确定基本的形态差异以及生殖隔离的事实就够了。其实,人类对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种的成种(生殖隔离)细节都不清楚,因为这通常十分漫长,是一个远远超出百年人生所能感知的过程


本文根据《探索大脑的终极秘密——学习、记忆、梦和意识》(谢平著,2018,科学出版社)的“第十一章 人的由来 ”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


“探索大脑的终极秘密——学习、记忆、梦和意识”一书的电子版免费下载地址: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201811/P020181119397549207145.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475614-1118957.html

上一篇:科学释梦——意识窗口在记忆模块间穿越
下一篇:意识到底是什么?
收藏 IP: 159.226.163.*| 热度|

23 陶勇 王庆浩 刘山亮 李志俊 赵建民 王从彦 蔡宁 杨正瓴 陈志飞 郭新磊 苏德辰 黄永义 强涛 李颖业 王德华 刘洋 徐令予 王兴民 姚伟 张晓良 高建国 谢钢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