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大厦》阐述了从五十年代起学界小说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根源当然是大学本身变化。
五十年代,大学是象牙塔。“50年代的学界小说描绘了一个与外部世界隔绝的社会,它有着自己的规则与传统,是一个温暖舒适如子宫一样的地方,而对有些人来说,那是个令人窒息的世界。但是,与后来的学界小说所不同的是,它们讨论的是大型的集体单位、学院、大学,而不是某一单个的科系。这种大型的机构就是教授所效忠的对象。(p.1)”
六十年代,大学如同部落大厦。“这些小说把重点从大学或牛津-剑桥学院转向美国大学的英语系,这里开始成为表达反抗之声的地方。当然,小说的语气也从斯诺的赞赏有加,转变为一种对学术生活更为尖锐的观点,一种更属于达尔文意义上的大学,以及为生存所进行的斗争。英语系被描述成为一个种群实体,一个部落。(p.30)”这其实是人类学中熟知的观点。学院有共享的的行为准则,因此就是个部落。
七十年代,大学如玻璃大厦。大学在六十年代引领的社会思潮反过来冲击了大学。“大学不再是避难所或庇护所;它完全卷入了剧烈变动的小社会和瞬息万变的大社会;不过,与其说大学是座堡垒,不如说它是不堪一击的机构。(p.51)”大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都受到了威胁。
八十年代,女性主义等思潮进入大学,同时学术明星制开始形成。“1980年代,文学理论和女性研究几乎同时在大学里得以制度化。理论成为学术和职业合法性的必需,并成为学术明星制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下,各大学之间激烈地争夺那几个鼎鼎大名的理论家的服务,他们要价昂贵、流动性大,而大多数人则默默无闻地遭受剥削,在教着文学和作文。(p.79)”
九十年代,大学更加职业化,是学术民工的饭碗。终身教职是谋生的关键。“到了1990年代,直至世纪末,找工作要凭运气、政治正确、文化战争,为争夺终身教职而发生的种种悲剧,这些都成为学界小说中耳熟能详的话题,把理想主义的最后一点痕迹给抹去了。(p. 105)”或许大陆高校现阶段就是类似西方八十、九十年代的大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学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作家和他们的主人公都不再认同大学的道德权威,不相信学校能够在内部解决问题,扯平纠纷。处于中年危机的痛苦中的教授,意识到自己绝不可能写出心目中那部了不起的大作,意识到自己跟研究领域已经脱节,对学生再也不能发生影响,而且常常认识到连自己的生活也一样空洞无物,此时的教授恰恰是学术体制在整体上的一个象征,学术体制不能完成它的学术使命,不能支配自身。(p. 126)”
学界小说大致反映了上述六十年大学的变迁。
附:有关大校小说的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