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青椒还是要多写论文,量变到质变

已有 16759 次阅读 2017-3-14 09: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微信圈流传矿大博士生杨某某发表论文的传奇经历,90多篇SCI论文,15篇ESI高被引,涉及领域非线性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岩土力学,粘弹性力学,流体,生物数学和物理等领域。

     一方面这个论文数量是让人震撼,特别是那个ESI高被引15篇更让人震撼,我们一个学校才15篇ESI高被引。从网络留言和朋友圈交流来看,绝大多数同行还是积极评价这种爆发式成果涌现,如写作能力和把学科知识串起来能做好交叉学科的知识活用。

    从我个人角度看,我还是很佩服这个年轻人的。

    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对这种现象提出质疑,认为发表文章过度是非常不好的。

    此前国内实际上还有几位传奇式的论文大神,这些大家都可以在网络里搜索到,我就不在这里发表评论了。

   但从我从教14年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多读文献,能撰写科技论文的情况下要多写,多发,写作也是一种能力,在投稿的过程中你不可能百发百中,会被审稿人批驳,甚至被审稿人贬低的如狗屎一样,这种交互式的沟通会启发灵感,会发掘新的科学问题。

   1)从我当SCI期刊高级学术编辑的角度看,所谓修改个参数就能发1篇论文是痴人做梦,如今的数据库都是交互式的,投稿上来,系统会自动比对并标记,学术编辑如果仔细审查下,发现问题如雷同等会立即拒稿;另外还有审稿人这一关,对于发表论文多的人员,审稿人一般盯的更严格。可能会有一些漏网之鱼但迟早会翻船的。

 2)量变到质变。虽然每天看的都是Nature, Science, Adv Mat, PRL, PNAS等期刊的文章,一下子憋出个PRL, Nature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没有基础性论文的发表就期待爆发式的发表Nature, Science,这和做梦也差不多,至少单位考核这一关就把你扫地出门,轻则让你考核不合格脸面无存。

3)很多长辈和领导会告诫年轻人不要多发文章,1年发1篇就够了。对于资深人士,1年,2年不发文章都可以,对于菜鸟的青椒,你不发文章就死翘翘了。

4)到底是哪些人在抵制SCI?不就是发篇文章吗,传播分享下基础知识罢了。

5)世界那么大,每天出版那么多文章,你一年发表1篇文章谁会关注到你? 犹如你多年不参加学术会议,同行圈子谁知道你?能否将你对号入座?

6)作为在读博士生,更要多读文献,多写稿件反复修改,提升写作能力。毕竟多数博士毕业要进入高校或者研究所,职能部门的人对数量还是很敏感的。

      很多时候,我们多数人对于发表了较多数量论文的青椒批评,质疑他们为什么能发表如此多的论文。可曾知道,当多数人在玩耍旅游的时候,这些年轻人没有周末,没有度假,除去公共活动和吃饭睡觉,基本都在办公室和实验室作战,谁可曾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很多时候我们把富人就想象成为富不仁,是贪污得来的不义之财;

    很多时候把论文发表多的青椒就想象成灌水来的;

    这很时候说明“我们”和这些人的距离在增大,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他们,只是凭借一个想象得出结论而已。

   作为年轻人,要积极学习,多看文献,能发表文章的时候要积极发表文章,在不同层次刊物上发表论文,宣扬自己的学术观点。如果以发表论文多会被人批评为灌水,这就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当然,投机性的增加论文数量是要反对的。

   作为真正的学术大师,不会苛刻挑剔青椒,每一篇论文的发表都是一种分享,否则就是侮辱审稿人和编辑的智商和职业操守。

    向勤奋于科研战线的年轻人致敬,你们是国家未来科学发展的主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039320.html

上一篇:名校情结和武二郎开店
下一篇:兰州理工大学招聘信息,欢迎青年才俊加盟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36 刘军胜 王从彦 赵星 罗春元 蒋敏强 李久煊 彭浩 黄永义 吴明火 陈亮 姚俊强 潘竟虎 文克玲 吴标兵 孙瑜隆 吴斌 曹贺贺 鲍海飞 孙颉 周浙昆 彭真明 朱鸿源 石宁 崔小云 王海冰 冯兆东 蔡宁 白庆升 黄冬梅 李斌 王安良 赵凤光 杨益民 xlsd aliala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