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fei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Water

博文

已授权储存过剩清洁能源并跨季供热专利,促进减少燃煤采暖排放

已有 5499 次阅读 2016-10-14 21:06 |个人分类:科学服务社会|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清洁能源, 储能, 保护环境, 雾霾防治, 跨季供热

1 雾霾:沉重的事实

百度百科对雾霾有描述,看官请进:http://baike.baidu.com/view/740466.htm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今日《京华时报》(2016/10/14 9:37:03)刊登《上月北京PM2.5浓度同比升10.0%》(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8271.shtm,又唤起人们对环境的新一轮担忧。

2 冬季采暖与雾霾

雾霾成因复杂,冬季燃煤供暖是雾霾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冬季采暖耗能量大,其他的供热耗能也很大。中国和世界北方地区冬季采暖需要大量能源,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的能源消耗用于冬季采暖,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这个比例更高达30%以上;在我国,目前冬季采暖每年供热年耗煤总量为1.5亿吨标准煤,每平米的采暖需要20-40千克标准煤,全球最多,而预计到2020年,城市供热面积达85亿平方米,采暖耗煤总量增加至3亿吨标煤左右。另外,室内热水独立供应在很多国家也以已经普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也能逐步开始,能源需求量会增加;

详细请看例子“东北,怎样走出雾霾?”(http://fms.news.cn/swf/dbwm2015_qmtt/index.html)。还有其他例子,想想乡村傍晚充满温情的“炊烟”和柴禾的香味!

3 清洁能源大量废弃,何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清洁能源丰富,但稳定性差,能源储存已经成为急需。我国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能源充沛,而且在不同地区,清洁能源的类型多样;但由于这些能源的稳定性差,随季节和天气等因素变化大,不利于稳定供电和供热。

同时,不但存在出现电力利用的峰谷时段而导致的谷期电力浪费严重,还导致对新能源开发的浪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2012年部分地区弃风限电现象严重,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严重浪费了清洁能源和投资,相当于浪费了670万吨标煤,直接损失超100亿元。

除了风能,太阳能、水能也都有大量不能并网现象,为什么不想办法把这些能源储存起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用夏季的太阳能温暖严冬的寒冷。

4 上帝以各种方式眷顾人们,只是人类需要时间理解和享用他伟大的赐予

冬季寒冷的北方夏季光照充裕,广袤的大地风以骑士般坚定的步伐常年不息,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自然赐予的力量可以借助光伏和风机发电,而且电和热的转换原理和技术我们的先辈已经搞清,加上土地、山峦和聪明的人们,我们可以幸运地享受这伟大的给予和恩赐!

本人设计和完成专利“储存不稳或过剩电能并跨时供热的系统”,可以对太阳能、风能和发电峰期和用电低谷期的过剩水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储存,并跨季供热,用于冬季采暖,也可以用于任何时候的暖水供应;如果愿意,也还能再度转化为电能使用。

这样就可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减少雾霾和其他污染物排放,从而保护环境健康和居民身体健康!

5 我们一起来,协力治雾霾!

造福社会的事,需要伟大的有责任心的企业和人来完成,如果您有兴趣,请联系我:王飞。

1 请发邮件:wang_fei@nwsuaf.edu.cn,或者wafe@iswc.ac.cn,

2 请留下您的邮箱,我联系您!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市政供暖、抽水蓄能发电等企业的成本会很低,贡献会很大!

如果您能为社会减弱雾霾,财富一定会眷顾您;如果雾霾减少了,您一定会看到和看清美丽健康的笑容,更多也更灿烂!

请广泛传播,但也请告知我,并请注明出处!多谢多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3319-1008732.html

上一篇:晒网三年,重新回来
下一篇:经济落后地区人才流出的补偿机制
收藏 IP: 113.200.245.*| 热度|

8 陈楷翰 杨文祥 黄仁勇 朱晓刚 杨学祥 吕喆 樊晓英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