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yd3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hlyd300

博文

再论康托对角线证明是无懈可击的吗——数学迷思之八

已有 8591 次阅读 2013-7-18 10:12 |个人分类:数学迷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数学, 康托尔对角线证明

 

再论康托对角线证明是无懈可击的吗——数学迷思之八

 

前文“康托对角线证明是无懈可击的吗——数学迷思之七”中,笔者直接从逻辑前提得到了康托对角线证明法是存在问题的结论,过程忽略了。本文把论证的过程补充一下。

详细说明之前,在前文笔者逻辑的基础上再重申一下:在一个论域里,概念内涵(在本系列博文中,概念内涵也统一用测度来表示)不可随意改变,原因在于无穷集中的ε和∞有潜无穷、实无穷的双重性,随意变动ε和∞的无穷性质会产生“无中生有”,形成悖论。

一、康托尔对角线法证明问题分析

按∞的无穷性,分两种情况分析:

1、∞是潜无穷

如果∞是潜无穷,那么康托尔把区间[0,1]的实数列出来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潜无穷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过程。所以不要说列出区间[0,1]的全部实数,哪怕就是列出一个无理数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了列出论域元素的前提,后面的讨论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根据笔者的逻辑前提:(1)纯数也是有量纲的,对于实无穷的实数集就是ε(1/∞);(2)两个集合进行比较,前提是二者有统一的量纲进行测量;(3)潜无穷集是没有量纲的。

泛泛而谈两个潜无穷集,我们既不能说∞=∞,也不能说∞不等于∞,因为对于潜无穷,演算是没有意义的:

+1=

+=

*=

**……**=

……

2、∞是实无穷,

∞是实无穷,那么区间[0,1]的实数就可以用编码来实现,由于编码选择有无穷多种,不失一般性,这里采用二进制编码,这样区间[0,1]实数的编码位数就是V=Log2(),(注意,这里的V是一个确定的数!)

按照康托尔对角线证明中的假设,可以做出如图1所示的二进制编码表。编码表中的V表示的是[0,1]实数的编码位数,W是红色对角线的位数,W=2V。显然该编码表完全编码了[0,1]的实数∞,即∞=2^V


1 进制编码表

按照康托尔对角线证明中构造一个新实数的规则,新数的构造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1)如果新数的位数选择为V,那么VW之间的位数就没有加入构造中,当然不可能产生新数,自然也就得不到矛盾的结论;(2)如果新数的位数选择为W,这样就会编码出一个新的数集,其个数K=2^W-2^V,这样虽然可以得出构造的新数不在区间[0,1]的结论,但是由于编码位数的扩大,已经改变了论域的范围,使得论域区间从[0,1]扩大大[0,2],所以也无法得出矛盾的结论。

在康托尔对角线原始证明中,新数的构造显然是选择了位数为W的构造方法,为了掩饰扩大了的论域[1,2],原始证明中,新数的构造前,“巧妙地”偷换了一次∞的概念,把∞从实无穷变成了潜无穷,新数构造完成以后,又再次“巧妙地”把∞从潜无穷变成了实无穷。这样一来一往,测度量纲单位就从ε变成了√2ε,使得新数构造前后的集合依然保持一一对应,最终得出其实数不可数的结论(其构思之精巧和诡异,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二、分析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如下:

1)对应∞是潜无穷的情况,康托尔对角线证明是无法实施的,所以,在此情况下,实数是否可数的问题,依然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有待解决。

2)对应∞是实无穷的情况,康托尔对角线证明是存在问题的,其证明的错误就在于两次偷换了∞的无穷概念,在此情况下,其所得结论是错误的,根据本文的论证,在∞是实无穷的情况下,“实数集是可数的”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3)在上述论证中,采用了二进制编码,这并不会影响论证的结果,如果读者没把握,可以用其他大于2的进制推演,当然,本文中的二维表是不能再用了,读者需要根据所选择的进制构造相应维度的表格。

4)有人也许会质疑V不会恰好是一个整数,这也没关系,你可以把V视为Log2(∞)的整数上界,这不会影响论证的结论。

(5)康托尔对角线证明存在问题,不会导致数学大厦的崩塌,接下来需要做的,只是对大厦做一些修补工作:严格区分实无穷和潜无穷前提条件下的不同。天塌不下来!

最后,针对以上论证是否有问题,笔者欢迎指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3295-709141.html

上一篇:康托对角线证明是无懈可击的吗——数学迷思之七
下一篇:对“康托尔对角线证明实数不可数”的总结——数学迷思之九
收藏 IP: 116.53.2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