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yd3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hlyd300

博文

从零说起(从空集说起)——数学迷思之一

已有 34193 次阅读 2013-7-16 23:35 |个人分类:数学迷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数学

最近读了应行仁老师科普博文中关于数学的文章,颇有感触,因此有了写作“数学迷思”系列博文的想法,把自己对数学的一些疑惑和思索公开,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

 

从零说起(从空集说起)——数学迷思之一

 

众所周知,现代数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扩张,按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杂志的分类,当今数学包括了约60个二级学科,400多个三级学科,更细的分科已难以统计。人们常常把现代数学比喻成一株茂密的大树,它包含着并且正在继续生长出越来越多的分枝,而树根就是现代数学各分支的共同基础——集合论。

一、空集

现代数学的基础是集合论,集合论的起点就是空集。

空集的定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空集用符号0、φ、或者{ }表示。根据定义,空集有 0 个元素,或者称其视为0。在标准的自然数的集合论定义中,0 被定义为空集。

空集Φ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1)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Φ只有一个子集,没有真子集。{Φ }有两个子集,一个是Φ一个是它本身。

(2)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空集是集合和函数的范畴的唯一初始对象。

(4)    空集既是开集、又是闭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数学中的空集与哲学或宗教的“空”(或者“无”)有本质的区别。哲学或宗教的“空”是有绝对意义的、形而上的空无,是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语道断,心行灭处”意义上的空无。集合就是有,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并且可以用符号0、φ、或者{ }来表示的一个概念。理解空集,可以采用应行仁老师的比喻:将集合想象成一个装有其元素的袋子的想法或许会有帮助;袋子可能是空的,但袋子本身确实是存在的。

空集概念是数学与哲学、玄学或宗教的分水岭

二、皮亚诺算术公理系统

自然数的算术运算是数学的最基本的内容,任何足够大的数学系统都是包含自然数加法和乘法的数学系统。

皮亚诺公理,也称皮亚诺公设,是数学家皮亚诺提出的关于自然数的五条公理系统。根据这五条公理可以建立起一阶算术系统,也称皮亚诺算术系统(Peano arithmetic axiom,简记为PA)。

皮亚诺的这五条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叙述如下:

0是自然数;

②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a,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数a' a' 也是自然数(一个数的后继数就是紧接在这个数后面的数,例如,0的后继数是11的后继数是2等等);

0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

④如果bc的后继数都是自然数a,那么b=c

⑤任意关于自然数的命题,如果证明了它对自然数0是对的,又假定它对自然数n为真时,可以证明它对n' 也真,那么,命题对所有自然数都真。(这条公理也叫归纳公理,保证了数学归纳法的正确性。归纳公设可以用来证明0是唯一不是后继数的自然数,因为令命题为“n=0n为其它数的后继数”,那么满足归纳公设的条件。)

若将只考虑正整数,则公理中的0要换成1

更正式的定义:

一个戴德金-皮亚诺结构为一满足下列条件的三元组(X, x, f)

1X是一集合,xX中一元素,fX到自身的映射;

2x不在f的值域内;

3f为一单射。

4、若AX的子集并满足x属于A,且若a属于A, f(a)亦属于AA=X

 

根据以上的相关定义,可以做如下的符号推演(这里用{}表示集合操作,用Φ代表空集):

Φ={}

0=Φ={}

1={Φ}

2={Φ,{Φ}};

3={Φ,{ Φ,{ Φ}}};

……

N={Φ,{ Φ,……{Φ}……};(N对大括号)

……

 

三、悖论

根据前面所述的概念和定义,做如下的推演:

0=Φ

0=0

0=0+0+……+0+……

0=1-1                          

0=2-2                          

0=3-3                          

……

0=N-N                        

 

S=0=0+0+……+0+……      

把②代入①:

S= 1-1+1-1+……1-1+……

S= 1-( 1-1+1-1+……1-1+……)

S= 1-S

2S=1

S= 1/2

同理,

把③代入①:则S=2/2

把④代入①:则S=3/2

把⑤代入①:则S=N/2

 

结论:S=0= 1/2= 2/2= 3/2=……= N/2=……

这不是无中生有吗!显然这是一荒谬的结论,但是原因出在哪呢?(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3295-708736.html

上一篇:“生态保护”教育理论总结
下一篇:无中生有悖论之谜——数学迷思之二
收藏 IP: 14.204.92.*| 热度|

1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