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鸟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yuniaoguo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文

为何杀死那条蛇,人类该不该杀死遇见的毒蛇?

已有 8886 次阅读 2018-7-13 10:44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天色阴暗,乌云压顶,细雨纷飞。回来路上,我看见电线杆上落着几只鸟儿,一时难以分辨。往前走几步试图靠近些用相机抓拍。等我靠近,鸟儿就飞走了。它们的视力本来就比人类敏锐,更何况还是居高临下。刚才只顾仰望天空,一回头,隐约感觉地面有东西晃动。定睛一看,一条蛇横在马路中间。我本能地后退几步,看清它的原貌。但见此蛇,半米多长,身上的斑纹如同平日里吃的菜花,三角形的头部菱角分明,尾部短粗,细的尾巴可能之前受到过伤害,被人打断。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菜花原矛头蝮,剧毒!

我还没来得及思考,眼前这蛇便开始行动了。它没有做出攻击的架势,也没有虚张声势,而是直接往路边草丛转移。蛇的突然离去,让我松了口气,也给我带来些许困惑。以前也遇到过一些毒蛇,比如中介腹、眼睛蛇,可是面对人类的时候,它们虽然也会离去,可是比前面这条蛇淡定多了。菜花原矛头蝮毒性很大,明明身体中含有御敌的武器,为何还要怕我这个手无寸铁的人类呢?

或许是这条蛇生活在人类的周围,对人类已经有所了解。蛇虽然视觉退化,可是它们拥有一套强大的红外线呈像系统。一切有温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出红外光,而蛇就可以感应出眼前的红外光。在蛇的眼中,我无疑是一只庞大的两脚兽,它没有必要为了我浪费它宝贵的毒液。它即便把我毒死,也吃不到我的肉。就这样,我们彼此短暂相遇,彼此秋毫不犯,各回各家。我喜欢大自然的邂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可是,它们却不喜欢遇见我,即便是眼前具备强大防御能力的菜花原矛头蝮也不愿和我过多地接触。想到这里,我心里不由有些失落。

吃过晚饭,我又想起了刚才那只菜花原矛头蝮。抱着侥幸的心态过去看看它是否还在。我走到上次遇见它的位置,发现一条蛇躺在马路上,一动也不动。我小心翼翼地接近,发现它已经死去。很像我刚才遇见的那一条。我仔细查看了它的尾巴,缺失了一段细细的尾巴,这足以证明就是我下午遇见的那一条。上次相遇,我们还彼此谦让,不曾想短短两个小时候之后就已阴阳相隔。我不想看到它的尸体在被来往的车辆碾压,小心地用木棒把它挑到旁边的草丛,让它回到最初的故乡。之后,我就悻悻离去。

路过附近一户村民的时候,我不小心听到一阵爽朗的欢笑。大意是他刚才杀死了一条菜花烙铁头,这是当地人对菜花原矛头蝮的称呼。我不是很理解,上前不礼貌地问了句:“为何杀死那条蛇? ” 我的冒昧,引起更大的笑声。他告诉我:“这蛇有毒,会咬人,附近有孩子,当然要杀死了。” 我一时语塞。他的回答义正言辞,反而我有些惺惺作态了。

回到住所,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人类对蛇的惧怕是携刻在基因里的。我们有一个词语叫“毒蛇猛兽”,毒蛇都排在猛兽前面。可见人类对于蛇的惧怕!我们古老的祖先对于猛兽尚且可以防御,可是面对无处不在的毒蛇,往往无能为力。人类对于蛇的恐惧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产物,是进化的产物。试想,如果人类没有怕蛇的基因,这部分人很容易被毒蛇杀死,然后被自然选择淘汰。只有具备怕蛇基因的这部分人才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也就受到自然选择。时至今日,人类对于蛇的恐惧依旧存在。

可是,自我保护是杀死毒蛇的理由吗?保护自己或者他人就该杀死遇见的一切毒蛇吗?如果是原始的人类杀死他们遇见的毒蛇,这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没有更多文化的熏陶。可是在生态文明的今天,在把绿水青山视为金山银山的国家里,我不是很理解为何要杀死遇见的毒蛇?哪怕它不是保护动物。有点动物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人类不是毒蛇的猎物。毒蛇制造一口毒液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即便是咬到了人,也无法获取食物。如果你是蛇,你会干这种赔本的生意吗?即便是有几条这样的蠢蛇,也会被自然选择淘汰。动物的世界中不会出现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然而在人类的世界中却很常见。很少有毒蛇会主动进攻人类。当然,每年也确实有一些人被毒蛇咬伤。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人跑到毒蛇的家门口,不听警告。毒蛇为了本能地自卫,迫不得已才咬人的。毒蛇咬人不是为了吃你那口肉,而仅仅是一种自我防卫。

反过来,人类对于蛇的伤害,那可不是仅仅吃肉了,还会利用它们的皮制造皮具,利用它们的蛇毒入药……蛇咬人是小概率事件,而人杀蛇却是普遍存在。无数的毒蛇和无毒蛇因此被人类屠杀殆尽,濒临灭绝。你可曾听说有那个地方人类被毒蛇赶尽杀绝。回过头想想,究竟是人毒还是蛇毒?


菜花原矛头蝮 余队长 拍摄


菜花原矛头蝮 张涛 拍摄

更多内容参见个人公众号:观鸟寻兽

qrcode_for_gh_2fa409bce95d_258.jpg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1123828.html

上一篇:在野外被旱地蚂蟥咬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篇:我的父亲“下菜烂”
收藏 IP: 1.180.210.*| 热度|

11 赵建民 吴炬 张晓良 刘东坡 苏德辰 文克玲 蒋永华 何海 吕洪波 李志俊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