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岩论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elugj     眼见为实, 眼见未见得实!

博文

地学浮云起,自挂东南枝:甚低密度

已有 5071 次阅读 2012-3-30 00:07 |个人分类:学场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学, 地球化学, 浮云, 化探, 甚低密度

地学浮云起,自挂东南枝:甚低密度

刘继顺

2012-03-30

甚低密度是甚低密度地球化学测量的简称,指的是1:100万地球化学测量(即100平方公里范围内采一个样品),据说是用来快速地圈出超大型矿床找矿靶区的。

化探(地球化学探矿)是通过测量水系沉积物、土壤、生物质和岩石等介质中元素含量,进而研究成矿和指示元素分布规律的找矿方法。一般地,水系沉积物样品所代表的地表岩石面积较宽,土壤样品所代表的地表岩石面积较窄,而岩石样品仅能代表地表的一个点。

为了快速地把握某一区域地表元素富集的程度,进而缩小找矿靶区,一般做法是:先开展1:20万或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再开展1:10万至1:5万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然后开展1:2.5万至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个别地段开展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实践证明:水系沉积物异常,能够反映水系至分水岭区间的元素富集程度,成功地引领了许多矿床的发现,特别是金矿床。

因地表岩石千差万别,不均匀性很大,因此,化探采样的密度,决定了化探异常的精度。但过密的采样,样品数过大,则增加了采样和分析的工作量。因此,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样品数量,能够反映地表最大面积的元素富集程度。

曾几何时,有人认为:1:100万的甚低密度地球化学采样和分析(100平方公里采一个样),能够快速地帮助寻找到超大型矿床。

原以为只是说说而已,可他们真的就干起来了。

据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最先在中国境内的东天山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楚伊犁地区,开展了23万平方公里的地球化学调查,第个样品分析69个元素的含量。

最近在京亲耳聆听了他们在中蒙两国边境近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1:100万地球化学调查的情况。


虽然我不知道设计者确定的布样原则及采样介质,但以我有限的知识来看,这恐怕难以达到设计者的初衷。

这是因为由于地表岩石的非均匀性,怎么能够保证1个样品能反映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表元素的平均含量?即使水系沉积物介质也是不能的,更何况他们所工作的地区为沙漠戈壁区,水系本不发育。

再说,矿产开发及工业设施,必对水系沉积物产生很大的污染,破坏其原生态的地球化学特征。由于各水系流域矿产开发及工业设施的差异,致水系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各不相同,可能会致研究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是无效的。

我不知道国外还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跨国矿业公司,在做1:100万地球化学调查,而且是如此大面积的?

这样的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可信吗?有意义吗?是不是地学浮云呢?难道中国的钱真的多到花不掉吗?

如果他们已经圈出了超大型矿床靶区,进而找到了超大型矿床,早些告诉我全体纳税人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739-553219.html

上一篇:春运大迁徙:推动中国经济滚滚向前
下一篇:陈英强羽化,呜顺科升腾
收藏 IP: 58.20.105.*| 热度|

11 吕洪波 胡宝群 朱志敏 陈儒军 鲍博 冷成彪 苏德辰 刘亮明 杨莉 王运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