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blest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reblestar

博文

林肯实验室演义第15回 基里安犹豫遭游说,查尔斯上马细穷源 精选

已有 5309 次阅读 2017-7-27 21:00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林肯实验室演义第15回   基里安犹豫遭游说,查尔斯上马细穷源

在收到Vandenberg将军签署的申建信后,MIT校长基里安(James Rhyne Killian)却立刻陷入沉思。

Killian出生于1904年,35岁(1939年)即出任了MIT9任校长卡尔-康普顿(Karl Taylor Compton)的执行助理,共同领导了MIT在二战时的工作,在此期间,他大力支持了军队所需要的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工作,如Rad实验室。1948年,44岁的Killian接替了老校长Compton担任了MIT的第10任校长。1956年,他被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任命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专职的总统科技顾问。1959年,Killian卸任MIT校长职务。


图1 MIT第10任校长James Killian

但是,此时,Killian却非常犹豫,态度暧昧,对美空军伸出的橄榄枝他表现的不甚积极。在他后来的自传《The Educationof a College President》中,Killian透露了他当时的想法:他认为在已经承担了辐射实验室(RAD)实验室和其他大型战争项目后,MIT当时不太愿意再承担一个服务于军事目的的、如此大型的实验室的建立和运行工作,这或许是可以理解的。

Killian也不太想直接拒绝,一来是因为毕竟军方的要求代表了国家的需求,作为美国的大学为国家服务应当是义不容辞的;二来,极力想促成此事的美空军首席科学家Louis Ridenour又给了Killian另外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使得Killian在心里开始痒痒起来。

Louis Ridenour认为MIT可以把建立这么一个专注防空问题的实验室作为国家电子工业发展的促进因素来看待,新的实验室将带动马萨诸塞州电子行业的崛起,并使其成为国家电子工业的中心。

无疑,从现在来看,Louis Ridenour就像是预言家一样准确预言了几十年后马萨诸塞州美国128号公路区域和波士顿周边电子和计算机工业发展的蓬勃现状。但是,当时的killian对此却一无所知,不过所幸,Killian被这个愿景吸引了。


图2 美国著名的以波士顿为中心、沿128号高速公路形成的创新空间--128号公路创新走廊

(注:位于美国东海岸波士顿市郊的128公路以及位于美国西海岸加里福尼亚州的硅谷两大地区,从70年代起就是美国电子技术的两大中心。其中,128公路有麻省理工学院(MIT)以及哈佛大学和众多的美国军方研究所作为技术后盾,硅谷周围则也集中了斯担福、伯克利分校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所。)

于是,Killian接受了美空军的请求,表示MIT愿意承担这个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管工作。但他还是谨慎的,他向空军建议,MIT首先需要对这个新实验室的必要性和研究范围开展研究。美空军批准了他的建议,并立即上马了这个研究项目,并以MIT校园内一条小河的名字Charles为代号而将其命名为“查尔斯项目”(“Project Charles”),研究周期为6个月,即1951年的2月至8月。



图3 流经MIT和哈弗大学的查尔斯河风光

查尔斯项目的项目组成员共28个人,其中11名来自MIT。项目负责人是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F. Wheeler Loomis

注意,林肯实验室历史上有两个重要人物都叫鲁米斯即Loomis,第一个Loomis是本演义在第二回曾提到的美国富商兼科学家Alfred LeeLoomis,他组建了微波委员会,该委员会直接推动了辐射实验室的创立。第二个就是这个Francis Wheeler Loomis,他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二战期间,也曾在辐射实验室工作过,但是辐射实验室关闭后他又回到了伊利诺伊大学,这次牵头查尔斯项目的经历使他成为林肯实验室的首任实验室主任。


图4 美国富商兼科学家Alfred Lee Loomis


图5 林肯实验室的首任实验室主任F. Wheeler Loomis

另外,Albert HillCarl Overhage当时也都在这个Charles项目组中,他们后来分别成为了林肯实验室的第2任和第4任实验室主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6555-1068356.html

上一篇:林肯实验室演义第14回 概念验证大功告成,申建密信一蹴而就
下一篇:林肯实验室演义第16回 三界地林肯立正名,鲁米斯领命挑重担
收藏 IP: 123.163.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