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08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ara0807

博文

【智慧防控】抗击疫情,人工智能出战!

已有 2010 次阅读 2020-2-7 16:33 |个人分类:人工智能|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智慧防控】抗击疫情,人工智能出战!



读】截至2月4日17:00,全国疫情实时数据显示:确认病例20502,疑似病例23214,治愈病例685,死亡病例426。不断上升的确诊数字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社会各界纷纷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可以看到,除了不舍昼夜的医护工作者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快速体温检测、大数据防控、接诊问诊、机器人接待……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成为人类的新一代守护者。


截至2月4日17:00,全国疫情实时数据显示:确认病例20502,疑似病例23214,治愈病例685,死亡病例426。


1.jpg


病毒还在不断蔓延,疫情当前,社会各界众志成城,而这也被视为迄今为止中国科技力量参与度最高的一场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算力、算法、数据,帮助病例筛查、药物研发


面对新型病毒,从检验、药物研发、治疗,再到对病毒未来走向的预测等,这些都要从头开始,而阻碍效率提升的首要原因也是由于复杂信息构成下的可能性众多。在这次疫情中,大量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开放人工智能三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


2.jpg


目前,疫苗研发和药物筛选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大规模文献筛选和科学超算工作。通过大数据与算力的结合,尤其是高性能计算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AI可以从海量文献、实验等数据中完成筛选,或是模拟化合物与特定靶标的结合效果。TechEmergence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可以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从12%提高到14%。


疫情期间,阿里云宣布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帮助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药和疫苗研发,缩短研发周期。随后,百度研究院也宣布,向各基因检测机构、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免费开放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以及世界上现有最快的RNA结构预测网站,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RNA空间结构预测速度,从而助力疫情防控。其中,LinearFold算法可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提速120倍,节省了两个数量级的等待时间。同时,百度将提供时空大数据及分析技术,支持对疫情的及时发现、快速应对及科学管理。


此外,多家科研机构参与用AI技术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序列与原SARS相应蛋白序列人传人的变异位点,为精准靶位药物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这些举措部分也已取得的重大进展。利用阿里达摩院研发的AI算法,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将原来数小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深兰科学院研发落地了体温监控系统“猫头鹰多功能体温行为追踪监控系统”,将红外和AI监控结合,且具有自动跟踪功能,在医用领域可以为特定传染病的预防与监控提供有效帮助,也可以安装在车站、机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由爱华盈通研发的戴口罩版AI测温仪也已面世,可以实现2米1秒误差0.5度,30分钟可安装完设备,目前逐步投放抗疫一线……


消杀防疫、阻断“人传人”,机器人深入一线


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战中,机器人在一线穿梭,频刷存在感。


疫情之下,消毒成为各公共场所的重中之重。目前,在武汉疫情中心多家医院,以及上海仁济、肺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温一、温州六院等最前线战场,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在全天不间断使用。


在全院医疗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针对隔离诊区等高风险区域,采用“不接触式的面对面沟通”的就诊方式可以降低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院内专家会诊的效率,节约医疗资源。日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对有湖北接触史的发热疑似病人特别开辟隔离诊区进行收治和筛查,为更好地应对疫情防控,智能机器人“小白“上岗”,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助力疫情防控。目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病毒防控专家组成员、呼吸科殷勇主任通过“小白”对来自湖北恩施的5岁疑似患儿进行了床边会诊和远程查房,不仅对隔离诊区的医生开展了及时指导,也安抚了家长焦虑的情绪。


3.jpg


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的集成无人驾驶技术的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开障碍物、自主充电等功能,在医院中承担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降低了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4.jpg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机器人自动化免接触配送的方式,阻断“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链条,机器人从病毒洁净区承载餐食或物资出发,自动前往各个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减少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阿里巴巴达摩院最新研发的“智能疫情机器人”,在浙江、黑龙江、山东等多地上线,对用户咨询的解决率超过92%。


在美国,机器人还参与了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该患者被送至隔离室内,由医生通过机器人进行治疗。


喊话、航拍、测温、照明,无人机立奇功


无人机的价值在疫情防控中的价值得到更大的挖掘。


在多地的疫情防控宣传中,“无人机+小喇叭”成为当红模式,各地主动对接高科技手段,运用无人机助力疫情防控。除了喊话式移动传播防疫知识,在一些地区的疫情防控中,还配备了兼具红外线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可实现远程测量居民体温,避免接触引发的感染,以便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的日常登记和摸排工作。


5.jpg


疫情之下,往日以播撒农药和消毒杀菌为主要用途的植保无人机,成了全国各地广大农村乃至城区防疫消杀工作的“超级神器”。装药、起飞、喷洒,在各地加强消毒措施中,无人机在城市村庄上空无死角全方位地进行特殊的集中喷雾消毒作业,效率高,喷洒均匀,短时间内更加彻底地完成消毒防疫工作。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一大批媒体人甘冒风险身赴一线,不间断地报道各方面的现场情况,这其中也有不少用无人机拍摄的航拍镜头画面。尤其是全国网友“云监工”的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的工地建设情况,很多画面镜头基本都是由专业的摄影师、摄像师用无人机每天拍摄和发布的。通过航拍及延时摄影等方式,不仅用无人机视角记录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施工进展,充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基建狂魔”们创造出的“中国速度”,更以影像的方式帮助世界记忆这场疫情中贡献者的身影。


在医院场地赶工建设方面,照明无人机也派上用场。例如,为帮助雷神山医院夜间赶工,浙江一家专业智能装备公司捐赠的6架照明无人机停留在50米的高空,每架不仅可以照亮6000平方米的范围,而且持续照明10小时,移动性好,可自由变换角度,从而实现立体照明,对夜间加快施工进度大有帮助,成为了这次施工主力照明系统的有力补充。


6.jpg


更多的场景也正在被科技的力量所解决。例如,结合应用广泛的智能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在公共场合没有佩戴口罩的人并加以劝阻;通过“疫情地图”,可以看到疫情爆发后各区域人员去向,更精准地追踪了解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轨迹;通过自动化系统、远程教育/办公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生活、学习的影响……


虽然人工智能只是把此前已经做到的,用在了这次疫情应对中,但人工智能参与疫情防控的维度还在增加,人工智能与世界协作的模式还在创新。


抗击新冠肺炎,AI同行,中国必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51291-1217443.html

上一篇:[转载]确诊人数超过非典,24篇有关新型肺炎的学术论文都说了什么
下一篇:智车科技第4周自动驾驶周刊丨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转产口罩;Nuro发布二代无人车
收藏 IP: 114.253.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