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08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ara0807

博文

偏僻鱼乡走出的工程院院士,曾立志当好农民,如今为中央高层讲课,掌舵30亿元企业

已有 1647 次阅读 2019-12-5 10:04 |个人分类:德先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偏僻鱼乡走出的工程院院士,

曾立志当好农民,如今为中央高层讲课,掌舵30亿元企业



一个村子里,张三借给李四一百元,并通过村里的广播站让全体村民听到了这个信息。村民们相互交流核实后,就把这个信息记在自己的账本上。全部村民的账本上都写着“张三借给李四一百元”,这对张三来说就很安全了,因为李四不可能去更改全村的帐本。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在给政治局讲解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讲的一则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诠释了复杂的区块链技术。


在这次学习中,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成了红人,因为他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给领导们讲课的那个人。在此之前,除了行业内的人,陈纯是谁鲜为人知。


1955年出生的陈纯有着诸多荣誉,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入选专家、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2012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5年,陈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jpg

陈纯

 

1955年,陈纯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偏僻的渔港古镇。1974年高中毕业的陈纯来到东海上的一个海岛插队落户,这里既没电又缺水,生活十分艰苦。


1976年,因为表现突出,陈纯作为知青代表去杭州参加浙江省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他先坐汽车到了宁波,之后转乘火车前往杭州。当火车鸣着汽笛通过钱塘江大桥时,陈纯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是他第一次坐上火车,杭州的城市风貌也令他大开眼界。为此他还曾激动的在日记里写道:“回去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干活,当好新一代的农民,争取每年能来杭州开会……”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立志要成为新一代农民的小伙子,后来能够成为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的著名专家,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如果不是恢复高考,陈纯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位“好农民”。1977年恢复高考后,很多人的命运从此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志一辈子当好农民的陈纯也不例外。


1977年,陈纯参加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因为从小喜欢看书,他的语文格外出色,但填志愿时却报考了厦门大学数学系,究其原因是数学家陈景润毕业于此。


那个时候,陈纯的梦想还是成为跟陈景润一样的数学家。可有一天,他在图书馆里偶然看到了一本《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从此改变了陈纯的人生轨迹。


受到这本书的影响,陈纯喜欢上软件编程,开始自学计算机课程。从此他就开始了与计算机的不解之缘。


1981年,陈纯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跨专业报考了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何志均教授。


 

在知网上,可以搜索到陈纯自1990年起至今的160余篇学术论文,涉及科学技术的多个领域。


在陈纯的科研工作中,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从1986年开始的对《计算机丝绸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的研究。那时,陈纯还在攻读博士学位。


长期以来,我国印染行业中的花样设计、图案分色等工作完全依靠人工绘制,不仅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原材料消耗大,直接影响了我国丝绸和其他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陈纯首先提出轻纺行业的印前工艺可由计算机代替手工进行,当他接受课题时,不仅国内,就是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类似的产品,可供参考的资料几乎为零。


浙江是丝绸之府。陈纯选择全省最大的丝绸印染企业作为试点。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于浙江大学和工厂之间,很少有时间回到家中。通宵工作,反复地修改程序,一次次调试分析。


这是一段难忘的日子,有时,一天的研究几乎没有进展,甚至倒退到前一个起点。但是,成功属于坚强的人,最终,经过3年的研制,“计算机丝绸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通过了鉴定,被评为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系统利用先进的CAD/CAM技术给粗糙的布料披上彩色的外装,且使其精度更高,开创了中国轻纺行业的新时代。

 

2001年,当许多中国IT企业仍在互联网冬天的寒流里默默前行之时,素有“东方剑桥”之称的浙江大学却迎来了自己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以浙江大学为背景和依托的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经历了前期一系列令业界为之侧目的资本运作之后,正式浮出水面。


浙大网新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高擎“打造软件与网络业航母”的醒目大旗,解决了困扰浙大人多时的科研成果无法有效地转化成现实效益的尴尬,同时也意味着继北大、清华之后,高校背景上市公司阵营又增添了引人注目的一员。


陈纯曾长期在浙大网新任职。2001年任总裁,2002年至2010年4月任浙大网新董事长,此后担任名誉董事长直到2014年4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学者从商的成功典型之一。


作为知名学者和一个拥有数亿注册资金的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当家人,陈纯的事业可谓是如日中天。然而,在这之前的一段相当长时间里,陈纯却被一个问题所深深困扰着:浙江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建设在国内处于第一流的水平,但是在成果产业化方面,浙大却落后于其他兄弟院校。


“浙大在计算机学科的实力是大家公认的,技术、人才、科研水平等等我们一样都不缺,我们缺的是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浙大应该有自己的重量级IT企业,否则它也就不能称为浙大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才有了天然科技的成功转型以及被陈纯形象地称为“串糖葫芦”的一系列整合与重组。陈纯以一个学者的睿智和理性写下了网新乃至浙大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据其官网介绍,浙大网新是以浙江大学综合应用学科为依托的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集团。公司秉承“AI-Driven”战略,基于自身深耕行业19年的经验积累及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云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客户提供智慧云服务、智慧城市、智慧商务、智慧生活四大领域智能化升级的全套解决方案及大型工程总集成。2018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5.57亿元,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浙大网新投资了一家区块链企业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而陈纯为该公司董事长。2017年12月,趣链科技完成了A轮融资.在2018年6月,趣链科技完成了12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近30亿元。

 

作为课题组负责人,陈纯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善于起用年轻人,为他们创造条件,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干,同时辅以必要的指导,使得青年教师能够较快地成长,并担负起工作的重任。


作为院长,陈纯教授十分重视计算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计算机学院的学科建设有新的突破。


作为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纯介绍,针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点,浙江大学研究开发出一个实验版的系统,在各项性能指标上能够达到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水平。浙江大学还是国内第一个开设区块链课程的高校,真正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陈纯的前半生,他本来只想做一个优秀的农民,但是当机会来临他发现可以做一名大学生时,他选择了后者。


当他梦想当数学家可却被计算机吸引时,他又准确预测到计算机对于改变人类的历史意义,于是转型又去研究了计算机。


在计算机领域,他发现区块链能够引发人类社会的变革,虽然多年前政府还没明确风向,但他仍然选择了这个大概率可以成功的领域。


这种对未知事件把控和判断,正是陈纯身上难能可贵的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


参考资料:

https://bihu.com/article/1521134677

http://www.thehour.cn/news/318943.html

http://www.ittime.com.cn/news/news_30865.shtm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8959869249004584&wfr=spider&for=p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51291-1208850.html

上一篇:【邀请函】2019平行智能大会将于12月21日在北京举办
下一篇:智车科技第46周自动驾驶周刊 | Waymo无人驾驶出租车接送乘客超10万人,月稳定乘客1500人;
收藏 IP: 159.226.1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