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jzhao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文

《醉 翁 亭》 游 记

已有 12337 次阅读 2014-10-31 11:4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醉翁亭游记

      今年9月,我趁参加滁州国产遥感卫星应用经验交流会的间隙,游览了滁州大名鼎鼎的醉翁亭。醉翁亭因欧阳修写就《醉翁亭记》而名闻天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铭言,可以说是老少皆知。

 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琊山下,我们开会在滁州学院,而滁州学院正是紧临琊山区,相距醉翁亭风景区不远。机会难得。此外,这里还有两个名胜点,一个是小岗村,即搞“包产到户”的发起村。为活命,村民的带头人们私下写就血书,搞起包产到户,现在成为人们“朝圣”之地;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家,朱元璋在此起义与大元朝争天下,出龙凤之处,自然引起人们的好奇。

 除开遥感交流会外,我们还参加了滁州学院地理信息集成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的审评会,这个会集中了安徽有关单位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以成立这一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创新中心之机,加强全省合作,应用好遥感数据,推动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

 

 照片左为醉翁亭院门,右为院内全景。亭子两侧为琊山所围绕。亭子另一侧为另一个著名建筑---二贤堂。人们一般关注的是醉翁亭而忽略了二贤堂。二贤堂是当地百姓为先后任过滁州知州(即太守,地方长官)的欧阳修及王禹(音称)二人所建的纪念堂,欧阳与王,都为当地人民作了很多好事,人们感念他们,建堂以示纪念。二贤堂中特别提及的是,王禹当知州时,为减轻人民负担叫自己的夫人亲自参加田间劳作生产,艰苦奋斗,为百姓所称道。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智先和尚建筑了亭子,欧阳修作为滁州太守予以命名“醉翁亭”,强调了“醉翁”就是自己。对这篇文章,人们通常解释为作者借游醉翁亭,表达了作者赞美了琅琊山的“山水之美”、“游人之乐”、和“太守之乐”。藉此,表达了一是,从侧面赞美自己的政绩,二是,自己贬官后寄情山水、排遣愁怀的生活态度。有的则说,“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一则暗示出一个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笔者认为,从当时朝廷内政治斗争背景来看,庆历3年(1043),在京城为官,当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主持下在全国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活动,提出要改革吏治、军事、贡举等主张,1045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失势相继被贬,欧阳修则上书分辩,还发表了《朋党论》(1043年)驳斥政敌的攻击,后被贬到滁州,这个边远地方当官。后又调为扬州、颖州(今安徽阜阳)及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作官。1049年(皇元年)才回到京城工作,也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贡献而被调回京城进翰林院当翰林学士,以及史馆修撰等。在醉翁亭院中有一付对联,提到,38岁怎么能称“翁”?少量饮酒怎么能称“醉”?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山水”既在“山水”又不在“山水”而在国家,在关心朝政,欧阳修的“与民同乐”,也否也是他改革吏治内容的一部分呢!晚年他又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反对其青苗法实施程序。 

 欧阳修是1045年贬到滁州,作者为了“宣上恩德”,与滁州百姓同乐年,次年他建亭于城南的丰山下并命名为“丰乐亭”,并写就了一篇《丰乐亭》,强调了百姓之所以能安享丰年之乐,是因为没有战乱之故也!文章写得很好,是一篇好散文。1046年创作《醉翁亭记》,后来又先后调为扬州、颖州(今安徽阜阳)及应天府长官,1049年调京城,在地方治上时间不长有何作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应当不能仅仅是“山水之乐”吧! 

 当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新时代,新成立的滁州学院,学校位置很好,已达17000人,够大的了,这是滁州的新亮点,希望以重点工作为契机,把学院办得更好!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38141-840027.html

上一篇:赞延安大气田的发现!赞“坚持探索与创新思维”的伟大力量!
收藏 IP: 210.73.59.*| 热度|

15 曹聪 朱晓刚 徐晓 张卫 史晓雷 章雨旭 李毅伟 王启云 马雷 吉宗祥 刘钢 苏德辰 樊采薇 彭贯军 cc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