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xn 纺织,让生活更美好!

博文

话说纺织——高手在民间

已有 3380 次阅读 2013-11-27 09:1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纺织的历史长河中,你不知道是谁纺出了第一根纱线,不知道是谁织出了第一块面料,不知道是谁制造了水转纺车,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蜡染扎染。纺织生产技术是历史的沉淀,是积累的经验,没有一代又一代纺织人的水滴石穿,又怎会有今天纺织面料的多彩绚烂?是的,在几千年的纺织历史中,没有牛顿,没有爱因斯坦,从黄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从青藏高原到阿拉斯加山巅,所有关于纺织的一切都是那么平淡。平淡的就像午后映着阳光的窗帘,平淡的就像早晨犹带睡意的衬衫。但是,一部中华文明史,半部纺织发展史,今天的一针一线,都来自于千万年的纺织生产实践。

曾经的刀耕火种,茹毛饮血,曾经的天子躬耕,皇后亲蚕,曾经的珍妮纺机,洋纱洋布。只是,在日益现代化的神州大地,还有多少人在真正做纺织?也许你是纺织界的大牛,在顶级的国际纺织期刊上发表了一箩筐的文章;也许你是纺织界的泰斗,在驰名的国内纺织会议上获得了一棉包的奖项。只是,扪心自问,所有的这些可以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施加一牛顿的推动力吗?英文论文或许很优秀,影响因子可能很雄壮,金质奖章的确很威武,荣誉光环真的很风光。只是,纺织工作者们能看到的只是那些貌似很不入流的国内期刊,金质奖章的光环也照不进湿热噪杂的纺织车间。

纺织纺织,纺纱织布,纺好纱,织好布。纺织需要的是高科技,而不是高影响因子。静电纺的SCI论文像漫天雪花一样飘来,但静电纺貌似不是纺织,正如热狗里面没有狗,鱼香肉丝不是鱼一样。纺织复合材料似乎是纺织的亲戚,但是,在影响因子的威逼利诱下,三维织造终究还是堕落为数学模型和力学分析的“小三”。功能纤维和化纤高分子原本青梅竹马,你是风儿我是沙,只是,纺纱织造横刀夺爱,把功能纤维拥抱入怀。试问,究竟是什么让纺织科研工作者失去生存家园?无奈,背井离乡,挖物理的墙角,抱化学的大腿……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科学研究的指挥棒?古代的先贤哲人们可以箪食瓢饮,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命运;中世纪的公子少爷们能够随心所欲,格物致知,追逐自己的兴趣。而作为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们,没有先贤哲人的格调情操,没有公子少爷的经济基础,拿什么做研究呢?也许基础理论型学科可以向国家“借钱”,用科研成果服务全社会;应用实践型学科应该向企业“借钱”,用科研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而现实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所有的学科都要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影响因子的“大决斗”,君不见那“老子有好文章就是天下第一”的傲慢态度,君不见那特聘教授评选中十万八万的量化积分!

每当走进这个叫做“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大门,不免心生彷徨,纺织还是这栋打着纺织旗号的实验楼的正房夫人吗?或许是纺织的肚子不争气,生不出高影响因子的“小孩”,无奈实验楼娶了化工二少奶奶,材料三少奶奶,物理四少奶奶……这是一个SCI大跃进的时代,重要的不是培育优势特色学科,而是影响因子的跨越式发展,正如学校N年发展前景“鬼话”一样。唉,综合大学的悲哀,纺织工程的悲哀,应用实践型学科的悲哀!

或许,每一代纺织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从嫘祖的养蚕缫丝到黄道婆的松郡棉布,从秦少游的《蚕书》到杨双山的《豳风广义》。张謇开创中国近代纺织工业之先河,都锦生积极传承中国古代织锦技艺,梅自强为国产纺织设备殚精竭虑,陈维稷为振兴中国纺织工业奔波操劳。只是,东华大学的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其它纺织类院校蓬勃发展,日益壮大,为什么我们的纺织设备还要依靠进口?为什么我们的高档纺织面料还要依靠进口?

试问,一篇运用化学原理或物理方法的纺织SCI论文,一项纺织生产实践中的小小技术革新,哪一个更有推动力呢?学科交叉不应是挖科研墙角的借口,不要沉溺于分子结构的分析,不要陶醉于物理模型的建立。只是,太多的硕士博士从没有走进过纺织的车间,太多的专家教授距离纺织的生产线越来越远。遥想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谁是中国纺织的中坚力量?谁是纺织事业的希望曙光?和其他应用实践型学科一样,纺织的真正高手在民间,是那织锦刺绣的花季姑娘,是那蜡染印花的白发太婆,是那手握纱管的纺纱技术员,是那穿综引纬的织造操作工。

不喜欢SCI,不追逐影响因子,如果可以,只愿纺好纱,织好布,一点一滴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进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28125-745023.html

上一篇:庄周买水之实验室版
下一篇:专利,专利,究竟利了谁?
收藏 IP: 218.201.115.*| 热度|

3 陈楷翰 张强 王婵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