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人生(20)--众里寻它千百度 精选

已有 9514 次阅读 2007-8-25 20:35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过去两周来,我一直在编写一个计算程序,目标是希望探索在类自旋玻璃体系中是否存在本征的自发铁电序。这看似一个目前似乎很热火的多铁性研究题目,其实更多是我个人的兴趣。

我从一个不太难的理论出发,很快就搭建了一个简单模型。为了验证这个模型思路是否正确,我很快就在脑海里构思好了模拟计算的框架。捡起我钟爱的蒙特考罗方法和我习惯使用的Fortran程序语言,摩拳擦掌一番,下手进行了。

最初的两天我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搞定了大概1700行的程序,可以计算出十几个物理参数。作为第一步,设定程序的初始条件,使得计算只是简单重复前人关于自旋玻璃相变的工作,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这需要上机计算其中八个参数的结果。

可是,我手边只有一个很小的笔记本电脑。于是乎我去系里借一台双CPU的惠普个人机,将程序丢进去跑起来,然后就优哉游哉地下楼抽根烟,抑或是去隔壁找年轻的、年长的同事吹吹牛,虽则脑海里总是悬挂着计算的进程。

很快,第一轮计算结果出来了,八个参数有七个与文献报道的一致,顿时心里松了一口气。可是,有一个参数千呼万唤不出来,说明我的程序哪里有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大概下面的所谓新预期就不能开始。刚刚还未落下的那口气再次提了上来。

我十几年来已经自己编制了两百多个计算程序,100%都会遇到类似情况,所以我倒是很习以为常,就开始漫不经心地浏览那几十页的程序,寻找出错的可能。首先,模型本身不能出错、参数计算公式也不能出错。这年头很多研究论文的作者在文章中总是“故意”不将计算过程写清楚明白,抑或是列出过往文献让读者去参考。然而事情往往是找到那些文献一看,对于模型和计算公式的描述还没有现在这文章来得详细。不知道这是不是学术毛糙的表现。

一关不行,另图他法。上网去google、上APS网站去下载了几十篇其他作者的类似文章,看看是否有机可乘。结果是这些作者互相引用,竟然就是找不到原始而详细的计算过程描述。这样折腾下来一周过去了,那是茶不思饭不香的一周,每天朝思暮想,满脑子就是那公式和程序,已经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

这也没什么,毕竟这样的经历已经太多次了。你“狗日的”问题难不倒我的,我心里安慰着自己说,虽然心里已经有些慌张了。也已经在想像如果最后拿不下来,该拿什么东西跟合作教授讨论?:))

无奈之下,找那些原始文献出来,然后google那些通讯作者现在的地址和伊妹儿,再然后将自己的计算步骤详细写出来,制成pdf文件,作为附件向这些作者发信求助。五封信出去,三天过去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顿时心生“怨恨”: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像我一样对于类似求助有求必应?!

这个期间,每天从清晨到半夜,对着屏幕那几十页程序反复阅读,一段一段寻找可能的bug,一段一段设置write语句进行阶段结果的检查。没问题,计算步骤都是对的。对参数公式各种可能的算法一一进行尝试,最好的结果仍然是七个参数正确,一个不对。

天啊,我不做你这个题目可以了吧?过去十几年来我都没输过,这次输了又如何?

开始拍桌子、闷脑袋,开始望着远处的白云出神,开始烦躁地独步呻吟,开始眼睛红肿邋遢满腮。回头告别屏幕,准备关机离开-----你看到了没有,你看到了没有,那个循环语句的循环变量是ix0,不是该死的ix !

回手一敲delete键,去掉一个0,再跑一遍程序,那第八个参数“始露芳容对侬笑,报答寻妾千百度”了。

果不然,十几年来,哪一部程序不是这样千百回?!今又是,十几天来,哪一眼盼望不是这样千百度?!有道是“美眷当年梦伊始,只是老来徒惘长;飞蛾收起双骄翼,任凭花落葬地香。”

别忙,谁知道那程序是否真的就一定正确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5-6474.html

上一篇:自旋世界(18)--效颦铁电II
下一篇:物理人生(21)--与大学生一起做研究I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