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影响因子与创新

已有 6884 次阅读 2007-6-21 15:47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每年一度发布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影响因子又出炉了,相关数据这两天开始在网上广为传播(比如王飞先生的博客里面就摘录了化学类几个主流刊物的影响因子)。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去瞄上一眼,看看自己钟爱的刊物今年的影响因子是升了还是降了,看看所从事的专业行业刊物是更加风光了还是愈加默默无闻了,盘算着下面要应对的策略,计划着该怎样将手头的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包装,去冲击那些高影响因子的刊物。

冷眼看去,对那些刊物也好,对我们这些群体也罢,都是几家欢喜几家落寞,从而成为每年一度的故事。

现代社会的数字化不仅仅体现在家居数字化了、出行数字化了、娱乐数字化了,也体现在学问数字化了、教育数字化了。每年在网大和武书连先生发布他们关于中国大学的排行结果时,各个大学也是喜也排行名次忧也排行名次。当大学排名代表了一所高校教育的成败,影响因子就代表了我们研究工作的创新。这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事情。

SCI影响因子的确定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产生的那个目前最大值还小于100的数字却在一定程度上牵引了我们的研究工作。就最近十来年影响因子的历程来看,一个研究方向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有多少这个方向的成果发表在那些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比起这个影响因子,我国每年的自然科学奖项目对于引导我国科学研究的作用大概还比不上这个影响因子(事实上,我国的自然科学奖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看影响因子的眼色--玩笑之语)。这个研究方向的兴起到底对科学技术源头创新起多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应该受到我们关注而尚未关注的问题,注意到我们刚刚不再那么关注SCI数量而转而关注影响因子了。

毫无疑问,影响因子与当代的科学创新有着统计意义上的比例关系。大多数有分量的工作也都是发表在那些有很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这是影响因子引以自豪的正面意义。但是,由此导致的一个在中国特别明显的副效应就是跟风研究趋势。我们的众多科研人员关注于那些高影响因子刊物上的论文,在并未经过很好消化那些文章的前因后果和真正的科学意义以及潜在价值的情况下就开始了跟风研究,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原创新不够或者没有创新的研究结果。有趣的是这些结果中的一部分也能够在这些高影响刊物上发表出来。

我熟悉的最近一个例子就是这样。这个领域的基本物理效应在100年以前被发现,其后的近百年这个领域的发展一直是断断续续,不痛不痒。最近几年,美日德三国有几位已经功成名就的领军人物游荡到这个领域中来,从而在几个本领域主流的刊物上发表了一些文章。这一来不打紧,最近三年这个研究领域的成果就像醉酒发飚一般疯长,与这些天中国的股市膨胀有得一拼。其实,如果仔细梳理一下这些出炉不久的明星成果,我们会看到基本物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多大触动,虽然也有一些纯物理上的再“发现”。当作者闭着眼睛在文章中声言研究成果将有明显应用前景时,他们自己都知道那只是文章引言部分的套话而已。

看来,影响因子的创新内核并非就是那么一目了然的,需要从事科学的人们去很好地tune,也需要我们自己凭借科学的良知和追求创新的精神来维护影响因子的创新实质。这是我们的责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5-3572.html

上一篇:自旋世界(9)--广而告之
下一篇:九江桥被撞断之后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