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gnyiji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gnyijiang

博文

中药走向世界面临的“安全”挑战

已有 3487 次阅读 2013-4-26 09: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安全, 世界

最近又曝出了几项中药的“安全”事件,两个含有致癌、毒性成分的古方被外国部门点名了,这些“安全”事件总结起来就是在讲一件事:中药的机制与西药不同,如果单纯的用西方医学理论来检验的话,就显得很是骇人。这也是中药企业未来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中成药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

我们都知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让人挑出毛病了,你本身肯定存在问题。非处方的中成药的定位首先应该是“现代药物”。也就是符合科学研究的东西必须要有,该做的药理实验必须要做。尤其是个别含有毒性成分的成药。虽然炮制、配伍能够减毒,但相关研究不应该成为空白,这是不符合现代药物的研究机制的。目前很多中成药的说明书很是暧昧,“不明”的标志太多。这是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的表现。中药想走向世界,就不能抱有“祖宗的药还能吃死你?”的态度。

二,中成药的安全问题不应该算到中医的头上

外国药物部门指出汉森制药的“四磨汤”被指含有槟榔,槟榔是一级致癌物《中华药典》早有标示,就连《本草纲目》都明确指出它是有毒的。问题是有毒的不代表不能用,砒霜用好了也能治病,这根本就不是中医的问题。在一些药方里面,每一味中药都是有相冲相克的,单独针对某个成分提示出来,说是对身体可能会有不好的影响或者怎么样,也是比较片面的,中医很少这样去分析药性。所谓中成药的安全性的问题基本都是外行闹出来的,龙胆泻肝丸一吃吃一年,你不中毒谁中毒?

三,成分论很难说明中药的功效

我们都知道现代研究往往喜欢分析成分,通过有毒或有用的成分来描述安全性和作用机理。西药当然可以这样研究,西药结构非常简单,大都是单一化学成分的“单体”,大部分可用分子结构式表示,很多药物是按分子结构式合成出来的,其有效成分一目了然。而中药是天然的动植物,其成分非常复杂。

任何一种植物也含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成分。例如人参,用现代方法已研究了100多年,研究报告、文章、专著也能放一个图书馆了,可是仍然还有许多成分没有搞明白。

反过来,即使知道了某些成分的化学结构,也不知道它在临床上有什么作用。比如麻黄,按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来认识,它味辛性温,有发汗、平喘、利尿三个功效,可是它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只有平喘的作用,而没有发汗利尿的作用。提取一个有效成分,反而失去了两个功效。也就是说有效成分不能正确全面地反映中药的功效。

从复杂的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例如蒲公英有清热解毒、降脂降压的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很难确定其有效成分,更不要说提取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了。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本草纲目有中药1892种,而我国药典能定量有效成分的中药标准体才135种,如果只用这些来开发新药,那将是对中医药很大的限制。

四,毒性就是药性,无毒不能治病

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中药按毒性分为“大毒、有毒、无毒”三大类。

在中药的临床使用上,一般有3种方法减毒增效:一是炮制减毒,通过特殊的炮制工艺,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性。二是中药配伍减毒。在中医临床上,不是单用其中一味药,而是多种药物一起作用,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三是有毒中药按处方药管理。凡有毒的中药,在遴选过程中都不会划入到OTC(非处方)药物中,此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是天然生长的植物,即使是单味药,由于所含成分复杂,其功能与主治都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仅限于一种。中药治病,往往只利用其诸多功能与主治中的一部分,其他未被利用的部分就属于“与用药目的无关”,会带来不良影响。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只占10%左右,远远低于西药,且严重不良反应较少。

中药不是直接起作用,而是通过调动人体积极性起作用。中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中药是很安全的,只要按规定使用,就不会出问题。

当前解释不了中药的相关问题是因为科学还不够进步,用落后的东西去否定现实是愚蠢的。

这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也有中国药品监管体系的责任,不要说中药,就是中国药厂生产的西药也都安全吗?一

码归一码,有些问题也不该算到中医的头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8299-684107.html

上一篇:认识汉字—“脍炙”
下一篇:认识汉字—膏粱
收藏 IP: 218.24.137.*| 热度|

6 许培扬 袁海涛 郑小康 张焱 葛兆斌 马锡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