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走出事故末端整治模式的峰谷循环–再议昆山爆炸事故 精选

已有 6035 次阅读 2014-8-12 08:12 |个人分类:HSE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事故预防, 安全价值观, 安全大检查, 事故末端整治

走出事故末端整治模式的怪圈再议昆山爆炸事故

140812 李健

工业化生产带来了GDP增长,也带来了层出不穷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发生后,大多调查一般都会得出如下结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违规设计、监管不力等等。再就是,立即开展全国“涉”什么什么的专项整治和大检查。这几乎是公式化、模板化了。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也不例外。查阅近日报道可看到:

——“安监总局派多个暗访组奔赴各地,查有粉尘生产企业”,

——“苏州关停涉铝镁合金金属打磨、抛光加工厂214家、昆山关停54家”,

——“北京安监局排查易生粉尘企业安全隐患,避免昆山悲剧”,

——“山东烟台现有粉尘爆炸可能性企业97家,将全面治理”,

——“辽宁全省排查粉尘爆炸事故隐患”

。。。。。。

进一步梳理我国近年粉尘爆炸事故之后的整治行动:

2011年

2010年2·24河北秦皇岛骊骅淀粉公司淀粉粉尘爆炸事故造成19死49伤。随后2011年5月5日国家安监总局下发《进一步加强冶金等工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防范工作的通知》。可“通知”下发当月,2011年5月20日,富士康成都公司抛光车间粉尘爆炸事故致3死15伤。


2012年

2012年8·5温州瓯海一个体抛光店发生铝粉尘爆炸,造成13死15伤。随后8月15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

 

2014年

今年也发生5起危害较大的粉尘爆炸事故,比较严重的是4·16江苏南通如皋市双马化工公司硬脂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8死9伤。8·2昆山爆炸之后,8月4日国务院安委会发出《关于深刻吸取江苏省昆山市“8·2”特别重大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

 


同样,2013年6·3吉林德惠一禽业公司发生液氨泄漏爆炸致121死,随后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全国性涉氨制冷企业专项整治,不到3个月,又发生了8·31上海宝山冷库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死、数十伤。2013年致62死136伤的11·22青岛中石化油气输送管线泄漏爆炸事故后,全国开展了油气输送管线隐患大检查。。。。。。

 


今年6月30日,中石油大连一原油管道被某建设工程公司施工时钻透,造成原油泄漏,进入市政管网。。。



看了一篇报道,某省在8·2昆山爆炸之后发出紧急通知,“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以油气输送管线、可燃性粉尘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为重点。。。”。时间靠前的“涉氨制冷专项整治”被挤掉了,变成了非重点,但却新增加了个“可燃性粉尘隐患”。。。。。。

 

事故末端整治模式让人的思维陷入了怪圈:事故末端整治→反弹→再事故末端整治→再反弹……,波峰、波谷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了。(如图)近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所反映的这个道理尤其明显。对安全保持一贯的重视与事故末端整治两种模式反映了两种管理思维,前者是“预防”,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后者是“救火”,可收获短期成果。显然,末端整治的救火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减缓了安全事故频发的压力,但并未获得可持续的、一贯的安全重视。

图:事故末端整治的效果曲线图



事故发生的机理往往是简单的,粉尘爆炸防范无非是对爆炸三要素的控制。概括安监总局局长总结的昆山爆炸五原因,一个基本的结论,如果按标准、规范来做,昆山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则完全可以避免。但现实的情况并非理想的想象,正象媒体每次重特大事故后的公式化发问,“为何同类事故一再发生?”、“为何粉尘爆炸依旧频发?”、“粉尘爆炸何时休?”。。。。。。

 

所以预防任何事故,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即安全价值观),也就是解决如何使企业对安全的重视保持为常态,仅靠三两个月的末端整治是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全球知名的安全样板企业、美国杜邦公司一位管理者对8·2昆山爆炸事故的评价是,“要想实现良好的安全绩效,前期靠运气,后面必须靠长期的管理和文化才行”。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事故预防。

(感谢阅读!)


相关:

昆山爆炸,美国帝国糖厂粉尘爆炸的翻版 精选




昆山粉尘爆炸事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818886.html

上一篇:昆山爆炸,美国帝国糖厂粉尘爆炸的翻版
下一篇:动保的猕猴桥和孩子上学的桥咋平衡?
收藏 IP: 60.19.137.*| 热度|

13 赵美娣 吴超 黄永义 孙学军 周健 罗帆 温世正 庄世宇 周云圣 刘连兴 shenlu zdlh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