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wol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ywolf 探寻,经历和感受这个世界的美

博文

你好,意大利!-博士生涯正式开始

已有 3528 次阅读 2021-5-28 12:21 |个人分类:学术经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前两次高度概括的总结了玛丽居里博士项目的特点,以及按照这个项目培养一名博士的各方面成本。但博士的成长和历练在于读博整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经过几年的长期积累,才形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与转变。这个过程中混杂着兴奋、紧张、高兴、忙碌、迷茫、甚至暂时的失落。从这篇开始系统而详细的写写我读博士几年的经历。

1.启程

接受了这个玛丽居里的offer之后,我开始准备大量的入学需要的文件,所有的本硕成绩单和学位学历证明都要翻译并且公证;同时,我也在为硕士论文答辩做准备,并完成毕业的各种流程和文件。准备所有这些文件,前前后后花了有将近一个月,完了之后,抱着一大堆文件,去北京的意大利使馆办理签证。大使馆要花好几天来审核材料,所以我在北京的同学那里住了几天,直到审核完毕拿到签证。

意大利学校那边催我尽快过去入学报到,因为我已经比同届其他学生晚入学了。因此我这边匆匆忙忙硕士毕业答辩,结束人生上一段旅程,还没有回首和喘息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学习一下基本意大利语,就跳入了下一段旅程。相同的是,每一段旅程中,我所有的物品都是一大一小两个行李箱。

bologna-rooftop-towers-view.jpg

博洛尼亚市中心

去意大利的航班是新加坡航空的,从香港出发,需要两次中转。在香港过境的时候,与我同车的一位女士行李非常多,我帮她搬运了几件行李,后来我们聊了起来。这位女士来自台湾,告诉我她丈夫在美国加州一所大学做教授,研究专业居然跟我同属于一个大领域。并且给我留了详细的联系方式。我当时想,如果在欧洲博士不顺,说不定可以联系一下试试。

新加坡航空的服务是异常细致周到,所以我至今还有些印象。但是整个行程却非常漫长,先在新加坡转机,接着又到罗马转机,之后终于才来到了这所大学所在的城市博洛尼亚。一路上的激动和兴奋让我在飞机上面难以入眠,最终到达的时候,是当地一大清早,而我由于时差和一路奔波已经精疲力尽了。

2.报到

当我拖着行李从机场出来的时候,看到有人拿着牌子,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在出口处等着我,后来知道这是系里的秘书,专程来机场接我。我心里一下窜上一股暖流,没想到意大利人如此热情,也很感动我的导师考虑并安排这些细节,这跟我去荷兰面试所经历的那种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始终坚信学术不仅仅关乎科学研究,也关乎做研究的人和人性。

秘书把我带到系里的时候,正好是上午上班时间,系里面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跟导师交谈之后,他马上就带我去办理各种手续,我头脑昏昏沉沉,大脑反应已经有些滞后了,但各种信息依然轰炸过来,我只好处于低能量状态应付,告诉他们由于国际旅行我已经差不多24小时没有睡觉了。

就这样子忙了大半天,下午的时候,手续终于办理完毕了。秘书又马不停蹄的把我和行李送到订好的旅馆,送走完秘书之后,我回到旅馆房间,感觉整个世界终于安静了,顾不得吃饭洗漱,马上倒头大睡。

3.住宿

国内都是住在校园的学生宿舍,不用为住宿操心。国外需要自己去找住的地方,但我却在这上面跌了一跤。

具体是这样的,我还在国内的时候就邮件联系导师了解到,需要自己去找住宿的地方,所以我就早早的在网上找。最优先的考虑就是距离学校要近,于是我搜索了一下学校的地址,显示在下图中的位置1,我当时觉得不错,还挺靠近市中心的。于是我最终确定了租住图中位置2的一个房子,距离1非常近,步行也可以。

location map.png

大学其实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我没有意识到这个大学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校园,学校各个系所的建筑,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跟城市融为一体。下飞机之后,秘书带我去报到的地方在位置3,是工程系所在的地方。我开始意识到跟我原来想象的不太一样了,就告诉秘书我原来以为学校在位置1,所以就租了一个在附近位置2的房子,位置3虽然远了些,但还是可以接受的,至少交通还比较方便。

秘书的回答让我的心彻底凉透了,她告诉我虽然工程系在位置3,但这不是你经常去的地方,你经常去的地方应该是你的实验室,而实验室在图中的位置4。这个地方远离市中心,并且跟我找的位置2房子相比,位于完全相反的地方。我后悔当初没有在邮件里问一下实验室的具体位置?但这样的布局谁能想得到呢?

秘书马上意识到我找的房子不具有可行性,而我又人生地不熟,不可能立即找到下一个房子。所以秘书亲自出马,帮我找租房广告打电话联系,并带我去看房子,有了秘书的帮忙,很快就确定好了距离实验室不远的另外一个住处。我也一直很感激这位秘书,因为这些都不是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这位秘书在其他方面也很厉害,除了意大利语,还精通英语和德语。

4.起航

这几天里面,我拖着沉重的行李从机场到系里面,再到旅馆,再到第一个住处,再到第二个住处,经过戏剧性的临时换房风波之后,总算安顿下来了。

休息了一个周末,周一早上,我去实验室报到。这是好几个研究团队共享的实验室,里面工作的人有十来个,看到有新面孔来了,而且还来自中国,大家都挺兴奋,围着我问东问西。有人问我周末干什么了,我很自豪的说周末去登上了市中心最高的塔,俯瞰了整个城市。结果那人说博洛尼亚大学一直流传一个说法,如果谁登上了塔顶,就毕不了业了,没想到你刚到这里就登上去了。那人接着又说,不过不用紧张,我们也有解决办法,那就是去漂亮的San Luca大教堂还个愿。

Basilica-San-Luca-fabrizio.jpg

山顶上的San Luca教堂

导师带我在实验室转了一圈,然后来到一间办公室 ,说这张桌子和这台新电脑是为你准备的。然后指着书架上长长一排文件夹说,这是他过去十多年以来收集的我们这个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章,每年的文章都在同一个文件夹里面,希望我好好读读,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有一些深入了解,看看三四个月能不能读完,读完之后我们一起来写个综述。我深吸了一口凉气,这刚过来,马上就给我安排了个大活。

office.JPG

我做研究的办公室

后记:愿我这些真实的经历给在学术路上的同行带来鼓励和启发,“学术漫谈”公众号记录了学术人生的经历、经验和感悟。若加微信 (EditingUS),请注明姓名和研究领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935-1288599.html

上一篇:上百万培养一名博士:谈谈欧盟玛丽居里奖学金项目 (下)
下一篇:全面开启海外研究与生活:改变与适应
收藏 IP: 67.182.21.*| 热度|

3 刘立 张士宏 路鑫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