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xu00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0xu0008

博文

科学网,你的雄心有多大? 精选

已有 10471 次阅读 2013-5-18 09:27 |个人分类:杂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乳腺癌, Wikipedia, 百科, BRCA1, 科学传播平台

       科学网,你有雄心建立一个让全中国人受益的科学知识传播平台么?

       在从事科研和科普程中,需要查阅很多料。我本人是从事生命科学基研究的,查阅最新料就是NCBINational Center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上的Pubmed,加上包括CNScell, Nature,and Science)在内的各种志;查阅权料就是Google Scholar,根据引用次数判断文章的影响和价;有候需要在最短时间一个新的域有一个概括的,精的,尤其重要的是,可靠的认识这时用的最多的就是Wikipedia源很少我失望。尤其是Wikipedia,作利性(除了捐助)的公益平台,真的非常有帮助,它在对知识的传播上所做的贡献,使她成为数字时代知识和道德的巨人。

       候写中文科普的候需要一些中文料,比如英文词汇汉语翻译,专门针对中国的数据等等,这时候会用到Wikipedia中文版,互动百科以及百度百科。不过和Wikipedia上令人愉悦的用户体验不同,这些中文平台差强人意,主要的问题是:错误很多,内容老旧,缺少超链接,没有参考文献,排版差不易阅读。以“乳腺癌”这个词条为例,英文Wikipedia最为专业,能查阅到最新的资料,今年3月份柳叶刀上关于乳腺癌预防的文章都能查得到;很多超链接,可以进入任何自己感兴趣,有进一步问题的词条;引用了160多条参考文献供进一步阅读;排版也比较适合阅读。再看Wikipedia中文版,互动百科,百度百科,内容很少,资料很老,参考文献非常少。

       所以,既然上述中文词条平台表现不佳,科学网是否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科学词条平台呢?

       首先说必要性。有人说既然已经有英文Wikipedia了,为啥还要多此一举呢。原因有二,第一是中文方便阅读。Wikipedia毕竟是英文的,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轻松阅读,尤其是对专业知识渴求的普通大众,他们常常求知无门。我在写博客的时候就有网友问我比较基础的问题,比如白血病是不是癌症,而这些问题在中文网上缺少令人信服的答案。第二是针对国人。英文Wikipedia是针对欧美列强的,很多数据不包括亚洲人的内容。比如最近因为茱莉手术而被大家关注的BRCA1,在Wikipedia的词条“BRCA1”中,基因的突变频率资料就没有中国人的。并不是说没有相关的研究,参考6中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献,类似的文献在Google Scholar还能找到很多。所以建立一个这样的更针对中国人的科学词条平台能够让同胞受益。

       再说可行性。专业就意味着专注一个具体的领域:我们不需要做一个覆盖人文社科领域的大的词条库,只需要覆盖自然科学就可以。做这件事最主要的是人才——专业的词条编辑志愿者。科学网上藏龙卧虎,覆盖自然科学所有领域应该不过分,专业人才优势是任何其他网络平台比如豆瓣,天涯等所无法比拟的。有这样的专业人才来把关,值得信赖。我在写博文的时候,常常会得到各位朋友的纠正,受益匪浅,也感叹大家的热心和认真。所以从人才储备上,科学网完全有能力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另外,科学网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人才。现在科学网吸引关注主要是通过旗下的博客,人才,基金,科研产品推广等吸引关注。如果能建立一个权威,准确,包含最新进展,服务国人的科学词条平台,是一定会得到各方面的注意的,而关注度会更好的促进博客,基金,科研产品等的推广,到那时候,很多人会不请自来编辑词条的。

       再说点词条内容上的细节。就说说针对国人这一点,很多内容可以注意,还是以乳腺癌为例,这个词条可以包含更多流行病学的内容,比如中国各地乳腺癌的发病率,美国每年都会做针对各个州的癌症调查报告,中国似乎没有,比如BRCA1基因的突变频率,甚至各个地区的比较好的医院等。另外,这样的平台一定必须务必是非盈利的,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准确权威,一旦有利益在里面,就很难保证这些了。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助获得资金支持来做这件事。总结如下:

必要性

中文界面,服务国人

可行性

人才优势

细节

中国特色,不谈钱

       

       就想到这么多。觉得这是件好事。肯定会有难度,技术上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值得一做。

 

[1] NCBI. Wikipedia.

[2] Pubmed. Wikipedia.

[3] Google Scholar. Wikipedia.

[4] “Breast cancer”. Wikipedia.Wikipedia中文;互动百科,百度百科。

[5] BRCA1. Wikipedia.

[6] The prevalence of BRCA1and BRCA2 germline mutations in high-risk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f Chinese Hannationality: tWo recurrent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08; 110: 99-109.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6720-691066.html

上一篇:为安吉丽娜朱莉喝彩
下一篇:男人避孕也疯狂
收藏 IP: 74.134.75.*| 热度|

75 黄晓磊 周春雷 赵建民 吕喆 赵美娣 蔣勁松 刘全慧 张骥 高建国 王小丹 李本先 李竞 王德华 黄军林 张海霞 喻海良 孔晓飞 曹建军 徐传胜 彭勇 路中华 苏光松 陈钢 李汝资 顾世建 李锡帅 丁国如 谢蜀生 唐华 昌中宏 曹聪 吴兆剑 钱磊 于全耀 万润兰 鲍得海 赵新铭 刘广明 资明 夏鹭 李磊 杨辉 许培扬 张彦虎 闵应骅 段庆伟 李宇斌 韩文娟 胡懋仁 李伟钢 权培玉 孙东科 付马 徐大彬 李天成 田云川 柳顺义 张玉秀 蒋永华 翟自洋 王号 汪晓军 徐迎晓 brightfuture biofans aliala vicizizi abang keen3 tjuhan Hosieii zzjtcm zhoulangxiucai pla husselfi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