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评估邀请了约5000名专家参与了学科声誉调查;除本学科专家外,还特邀了部分来自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30多个部委及大型企业的近500名行业、企业界人士,前后耗时一年,堪称对全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一次“家底彻查”。有关人士坦言,“此次评估是对社会上所谓专业排名的重大矫正”。
按相关人士的说法,此次学科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国家高等教育大局;服务高校,助其了解自身现状;服务社会,为学生选报学校、学科及社会人才流动提供参考;然而如此兴师动众的评估,是否真能起到助力中国高校发展建设的作用却值得商榷。
首先该评估仍然沿用传统学科分类体系,将学科分为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七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数个一级学科,如此细分,看似深入,实则有违当今科学发展的规律。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门类学科之间正在进行深入而广泛地渗透、交叉和融合。“文科”、“理科”与“工科”的“柏林墙”已然开始坍塌。随着科学的综合一体化,任何一种重大的科学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仅由一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来完成;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脱离其他学科孤立地向前发展。如果依然固守传统,人为地将学科按各种一级学科割裂开来并进行评估排名,强调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将很难于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无益于培养出能真正迎接21世纪挑战的人才。
其次,教育部强调,为保证评估程序的科学规范,本次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约5000名专家确定。然而实际操作中却依然无法避免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公开的弊病。
首先评估过程中,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不断调整,最终各个指标的权重以及确定标准都不为外界所知。由于各个高校的学科发展在以上四大指标中往往各有千秋,而通过对指标权重的人为操作,无疑将显著影响各个高校的评估得分,最终直接导致排名的争议。
此外,评估排位过程中普遍存在“双黄蛋”甚至“三黄蛋”的现象。按照官方的说法,评估结果按照“精确计算、聚类统计”的原则产生,也就是将原始得分相近的聚为一类,使得分类更科学、同一类并列的更多,从而淡化名次,引导高校更加关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然而在教育部给出的评估结果中,虽然没有明确点出名次,却依然按照得分进行排位,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能否真正淡化名次令人生疑。而依据如此众多的数据、指标综合统计的结果,却大量出现数个单位最后得分完全一致而并列排名的情况,区分度之低,令人费解。
再如,按照相关人士的介绍,数据采集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确保评估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实则仍然存在部分单位为了提升自己的排名,而从其他“富余”的学科部门“借鸡生蛋”,挪用成果进行“拉郎配”的现象。确保“三公”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应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给出有公信力的评估结果。
关于指标的设置上,创新之余却缺乏周全的考虑和科学的设置。依据官方说法,本次学科评估全面改革了排名性评估的一般做法,在“比总量”和“比人均”之间找到“比质量”这个平衡点。而落实到具体的评估过程中,主要依据的仍是前述的“四大指标”。依据这四大指标给出的评估结果,学科中大而全的“巨无霸”单位依然占据优势地位,这在最终给出的评估结果中屡见不鲜。简单而粗暴地给出一个最终得分,只能导致各个高校过分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化办学而抛弃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再比如本次评估纳入了教材建设指标,初衷是为了敦促高校的教师不能只是埋头做科研,还要做好教学工作;但指标的设置却过于简单,未考虑到区域差异。以“优秀教学成果奖”为例,限填国家级、省级成果奖;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其获得“省级成果奖”的难度要远低于京沪等直辖市区的高校。如何做到指标设置的统筹兼顾,是评估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尽管教育部一直强调“本次评估不是政府的行政性、审批性评估,只是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参考,希望不要过分关注评估得分和排位,能够理性看待、合理使用”。然而在当前大学排名大行其道之际,媒体的刻意渲染,以及评估结果的欲迎还拒,使其难逃落入排名的窠臼而沦为“中国大学官方排名”的命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