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科技期刊万象 精选

已有 5245 次阅读 2013-4-25 17:5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期刊, 万象

       科学发展孕育着科技期刊的成长。


       20世纪,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共创办了465种科技期刊。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共创办科技期刊2599种。


       从1949年的37种,到2011年的5769种,这60余年中,中国科技期刊在数量上的飞跃,显而易见。2012年,我国俨然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科技期刊大国。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研究产出量是日本和德国数量之和,达到近14万。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中国的英语论文发表量会在10年内超过美国。


       但是,“大”却不等于“强”。“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体系中突出的短板。”《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总主编朱作言曾直言。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症结究竟何在?


       好稿难求

       论文的高产,并未给国产期刊编辑带来多大的喜悦。优秀稿件一稿难求的现实,是泼向火热论文产量的一盆冷水。


       “好稿靠约”,这是许多编辑的切身经验。在国产科技期刊的发展中,期刊能否存活,关键取决于主编、编委们人脉圈的大小。

       为吸纳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编辑部只能通过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组织选题策划、跟踪课题研究等方式,主动约稿。但一般来说,编委成员人脉圈里的“大牛”越多,期刊获得好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院士曾说:“中国要成为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发展模式的大国、强国,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有一批引领科技前沿发展和战略方向的国际顶尖、影响深远的学术期刊。”


       “顶尖”、“深远”的学术期刊,需要“顶尖”、“深远”的论文来支撑。但现阶段,论文质量的欠缺,使国产期刊离“顶尖”和“深远”的距离难以缩小。


       “我国科技期刊的论文在原创性方面相对薄弱,无法及时、全面反映前沿进展。”《科学世界》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汪继祥如是说。


       从“为读者服务”转向“为作者服务”。好稿难求的现实,也使得一些期刊不得不转变理念以求生存。
一边是“好稿难求”,另一边则是“自甘堕落”。


       “一些科技期刊编辑部只要交版面费就可以刊登论文,使得不少滥竽充数的文章掺杂在科技期刊当中。国际上不认可我们的论文质量,问题就是出在这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曾对媒体说。


       同时,一所一刊,一校一刊的要求,也致使国产科技期刊众刊一面。这些综合性、同质化的期刊因在专业领域影响力薄弱,而难以获得投稿者青睐。而这一要求,来自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单位的办刊模式。


       同样,计划性的刊号,造成了一些新兴研究成果“无处可投”。


       部分杂志占着刊号,出版低水平内容的散漫,与新兴学科苦于没有刊号无法办刊的尴尬,形成反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人员朱晓东撰文指出,审批部门对学术期刊刊号的人为限制,已经影响到科技的发展和交流。


       体制禁锢


       “为什么我们科技期刊出版还被禁锢在计划经济体制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曾如是诘问。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快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步伐,逐步使其成为市场主体,已经迫在眉睫。


       指导性期刊、学术性期刊、技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科普性期刊,这五类期刊囊括了我国所有的科技期刊。单从运营方式来看,除科普期刊是由市场支持外,其余四类,无一不受事业机构的庇佑。


       期刊出版单位的经费来源以主办单位拨款为主,基本不需要花费精力考虑经营,即使有经营部门,给予的重视也不够。而且,科技期刊内部还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


       市场化之后,生存还是毁灭,将成为摆在期刊自身发展、以及期刊利益链条上的每个个体面前的问题。
散,是科技期刊出版的另一困境。


       我国的期刊管理体制是按单个期刊属地化管理,每一个期刊有自己的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加强对期刊的管理,但也形成全国期刊资源分散、实力较弱、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难以集成的局面。


       整合凝聚力量。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学术研讨会上,期刊从业者反复呼吁整合现有期刊资源。


       “从国外经验来看,国家只需要重点扶持几个大型的出版社,帮助其做大做强并冲击世界水平足矣,没有必要要求其余所有出版社都用集团化、集约化方式办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潘云涛曾表示。

       

       在潘云涛看来,有必要保持科技期刊出版界的生态平衡。集团化的发展可以为科技期刊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小型出版机构出版的特色、专业学术期刊,也应当能够站在国家精品科技期刊的平台上。

     

       指标僵硬


       板子不能只打在期刊上,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曾向媒体表示,学术期刊乱象的产生,关键原因还在于学术评价体系的错乱。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但凡稍优秀一些的机构在申请学位、职称评定中都要求研究者发表SCI文章,而且对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也有具体的要求。


       南京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就要求,要获得理科博士学位,必须满足三项要求之一:“在国际一流刊物或本一级学科顶级刊物或本学科SCI刊物影响因子排列前15%的刊物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在本专业SCI索引源刊物的影响因子排列在前90%的刊物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在本专业SCI索引源刊物的影响因子排列在前90%的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


       “高校等研究机构,在科研成果奖励和职称评审等问题上,过分抬高SCI检索论文的地位,而忽视国内一些科技期刊的份量。科研人员高质量的论文偏向于投向海外期刊,导致国内发行的科技期刊停滞不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彭永刚等人发表论文称,在兽医研究所,发表SCI文章按照影响因子,奖励金额能够达到上万元,而在国内最重要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奖励却不到800元。


       高校和研究所的评价指标要求发表SCI论文是否合理?这是国内研究者和期刊界人士一直争论的问题。


       “SCI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滥用SCI。”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在2005年的一次学术论坛上强调。


       不少国内人士认为,只有破除了唯SCI的思维方式,才能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国际化受困


       1887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创刊,中国有了第一份英文版科技期刊。这份期刊的诞生,与促进科学技术对外交流的目的密切相关。然而,从那时起,直至1980年近100年的时间里,我国只有3种英文版科技期刊问世。

       至2005年2月底,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数量只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3.6%。


       时至今日,英文版科技期刊数量虽有所增加,但仍旧发展缓慢。


       中国内地只有200多种英文期刊,相比于5000种的总量,与日本、港台等地区相比,这一比例仍然太小。


       SCI数据库所属的汤森路透集团北京代表处业务经理宁笔认为,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太少,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如朱作言院士所言,“英文化不代表国际化”,但是,语种确实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问题。英语作为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国产期刊提升影响力还是得以英语为符号载体。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如何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保障措施,更好地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如何减少优秀稿件外流,并吸引和组约国外优秀稿件和高水平论文在中国自己的科技期刊上发表;如何拓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国外市场,提高发行量和广告收益;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流的国际化办刊人才等问题,依旧摆在眼前。


       数字化难行

       国际化的难处不只在语言。


       “从投稿系统上来看,中文系统总体来说比英文期刊的投稿系统要差,只能实现基本的功能。”《化学进展》的编辑翁彦琴在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谈到了她的亲身体验。


       5年来,翁彦琴作为一线编辑人员,体验了数字化建设从起步至今的变化。


       “最早的投稿系统,其实只是在电脑上装一个软件,用于编辑处理稿件。后来变成了联网的投稿系统。不过近几年,投稿系统在细节上有一些升级,对小的细节部分有一些修饰,对系统漏洞升级一下,整体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基本框架没变。”翁彦琴说,中文投稿系统的更新只是让界面“更友好一些”。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员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在评价数字化发展时曾表示,从传播手段看,我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在线发布、检索与获取的能力有待提高。
成本太高,收益不佳,是数字期刊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彭永刚表示,一般的期刊社都没有能力开发数字产品,有能力的几家大型期刊集群目前的数字化运营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而且,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现状是技术和内容之间的断裂,这样的现状无论对期刊社还是对技术商来说都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发行量,是期刊编辑部工作成绩考核和期刊评奖的重要指标,而期刊数字化网络化会极大地影响期刊发行量,单纯依赖数字出版又无法维系期刊运营,所以,期刊在数字化上举棋不定。


       “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管理体制层面等都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彭永刚曾撰文表示。

       “精品”战略


       面对诸多问题,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设立了期刊专项基金。截至2005年,用于期刊资助的经费总额约为4500万元。


       中科院于2004年改变了1990年以来的小额、广泛的期刊资助方式,将每年的学术期刊专项基金(约400万元)用于对少数重点期刊的支持。


       打造“精品”成了新世纪以来国产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词。


       2000年,国家科技部先后成立两项课题——“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


       有潜力冲击世界水平的、在国际上某一学科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期刊,被纳入国际化精品科技期刊之列。在某一学科内质量和水平较高、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科技期刊,被纳入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之列。


       学术质量水平,国际竞争力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成为精品科技期刊的遴选指标。


       首批精品科技期刊由《力学学报(英文版)》(Acta Mechanica Sinica)等23种英文版中国国际化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华医学杂志》等300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组成。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加大对精品科技期刊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内涌现出了《细胞研究》、《分子植物》等已跻身国际同领域一流期刊行列的期刊,但就总体水平而言,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期刊很少,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在2012年召开的“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和发展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静海说。


       物力与人力的结合,究竟能否针对科技期刊“软肋”问题对症下药,如何才能治标又治本,依旧是期刊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4期 封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683945.html

上一篇:投稿者的抉择
下一篇:冯长根:科技期刊面临严峻挑战
收藏 IP: 118.186.5.*| 热度|

2 陈辉 肖建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