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qiaoh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ngqiaohe

博文

老牛:《秭鳺》啼鸣声声血---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已有 2209 次阅读 2015-5-4 08:14 |个人分类:读后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纪念, 七周年, 秭鳺, 杜鹃啼血


老牛:秭鳺啼鸣声声血

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一、世界上总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缘。赫舍里兄弟年少时,因领袖一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到了穷山僻壤的彭州,而巧的是两兄弟先后两年在一座山的两面落户,而恰恰两兄弟已离开,各自凭奋斗有自己的事业时,视为第二故乡的彭山汶川遭受了中国之痛、世界震惊的里氏八级地震。救援,全中国乃至世界都行动起来了。有良心有责任担当的赫舍里兄弟先后奔赴震区,以翔实的调查企图复原地震所造成的损害。

    我揣想赫舍里兄弟走过的地方,无论震前,还是震后、相机不足以表达地震的惨烈、不足以表达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但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避险、自救、生存的欲望,则是人和自然永远的主题。于是,秭鳺这首长诗,搁在了我面前。我读我想,作者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悲伤和无助吧。

 

二、中国人经历过许多灾难。百年来天灾人祸几乎没有断过。但20085121428分,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龙门山脉的里氏8级地震,无疑是最严重之一的毁灭性的自然灾害。 一时间,全川、全国乃至世界都关心、关注着灾区。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特别是解放军、武警部队火速地奔赴灾区救灾抢险。人们在以各种形式支援着灾区。

    记得汶川大地发生地震后的那些日子,我和亿万群众一样,守在电视机前,紧张地关注着抢险救灾进展。为惨烈的地震现场,为抢险者们的英勇,为志愿者们前赴后继地努力,我天天痴心的祈祷祝福。阅读秭鳺》, 忆想当年,心里仍然隐隐作痛。

     读诗先阅图,作者绘制了地图. 拍摄了不少图片,力图还原地震场景,感受地震前后的变化,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其次,本书的前言. 再版前言. 长诗每章之后的注释,都帮助我们去真实感受地震对诗中主人公的影响。复原,有限的复原,足够了。通过几个弱女子. 孩子逃出生天的过程,使我们重回那撕心裂肺的一刻,典型的人物,浓墨重彩的场景,就足以表现了。

 

三、真实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石。历史真实,时代真实,感情真实,细节真实。只有文字背后的真实才能感动人。无论大事件或是小事件,永远只是背景。人,才是整个舞台的主角。立意,当以人的际遇、悲欢离合为轴心展开。普天之下,最伟大的是人。

    感谢赫舍里兄弟以诗的形式,表现在极端环境下,郭欣靓及外甥畅畅和另一名青年职工杨莉,艰难自救的动人过程。实际效果看,显然是成功的。

    长诗以时间为序,采用线性结构,以地震来临后,主人公从彭州龙门镇牛圈沟内的三岔河水电站,沿白水河峡谷向山外逃亡。其中,诗人不仅仅描写自然灾害之残酷,人在大自然破坏威力之前的渺小和无助,而向世人昭示的是顽强的求生欲望使人更加强大,贯穿整个长诗的不是凄惨、悲伤,而是大自然的精灵秭鳺鸟在不同场合的鸣叫,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不如归去。灾后,全国支援、超常规的重建,难道不是抚平伤口,不如归去的最好诠释吗?

    如果说稍微有些遗憾的话,诗的描写有些地方还太实,特别是注释中使人感到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作者生怕有编造之嫌。诗要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即读者的再创造。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就曾有评论家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至于说到诗的表现形式,新、旧之争已不下百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白话诗,好像白话文至今已无人訾议,但诗却看法纷争。其实五四以来,新诗卓有成就者,古文、古诗词之学问不为不深,为什么仍要不断探索新诗之路,时代使然也。

     新诗应坚定不移地走自己之路。已经抛弃了的裹脚布,何必再捡起来炫耀呢。新诗要有自己的魂和韵律。自由,不仅是政治、灵魂,还包括诗。

 

老牛

乙未年春于四川自贡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bd12190102x1nt.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868-887167.html

上一篇:LJJ:催人泪下的故事---读《秭鳺》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下一篇:ZMY老师:《秭鳺》的真实感打动了我---纪念“5.12”地震七周年
收藏 IP: 218.241.213.*| 热度|

3 吴跃华 王德华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