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hidag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shidaguan

博文

少一点对名校崇拜的执念 精选

已有 8832 次阅读 2016-7-25 19:53 |个人分类:教育视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家庭教育, 名校崇拜, 执念

   近日,题为《致对名校有执念的家长:学校的成功与孩子无关》的微信文章引发了公众热议,其观点是,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在中西方体系中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更注重学校的成功,而欧美更注重学生的成功。

  不可否认,国内广大学生和家长看重名校及重点高校,有其现实原因。因为高校有重点院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之分,重点院校又有“985”和“211”的区别;在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方面,重点高校占绝对优势;这就导致了在校舍环境、师资、教学设备等各种软硬件条件上,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的巨大差距。不仅如此,一些优质企业在招聘时也将高校划分三六九等,甚至声明只招重点高校学生。从某种角度来说,进入名校或重点高校,的确为学生成功提供了一定外在保障,说他们的成功与学校丝毫无关是一种极端。

  但是,在这一问题上,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学生的成功完全由学校决定,从而将他们的成长和成才完全寄托在学校身上,对名校盲目崇拜。

  要知道,将高校划分层次,是在教育资源紧张情况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但当前,这种行政划分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其带来的是高校片面追求大而全和综合排名,却缺乏特色,在有些学科和专业上,还比不上那些办学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其王牌学科的人才往往成为业界翘楚。因而,看似高大上的重点高校,实则是垄断各种教育资源的结果,就孩子的成才成功来说,概率虽高于普通高校,但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面,其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更重要的,在影响学生毕业后是否成功的因素中,学校只占一小部分。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第3选择》中所言:“我们必须建立起教师、家长及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携手合作,共同释放所有孩子的天赋潜能,帮助他们选择自己未来的生活,而不是被牵着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才成功,一味追求名校,是一种教育异化。像那种为孩子进名校而“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的做法,其弊端也不断显现,不断为人诟病。

  其实,在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功的基础,不能忽视。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只能解释个体差异的五分之一,远不如家庭教育的影响力生源。美国社会科学家乔尔·卡伦也指出,家庭是社会的“首属群体”,其功能是对孩子的社会化负责,这种责任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

  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家长因自身学历、职业、视野等方面的原因,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么缺乏重视要么力不从心,于是将孩子的教育寄托于学校,又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希望他们上名校。而学校则承受着家长的升学期待压力,并在升学率的考核下变得功利化,通过灌输和死记硬背来训练学生,对更影响学生成才成功的兴趣、思维、习惯和人格等内容则疏于教育。

  这种家校合谋的结果是分数至上,为挤进重点高校失去了很多本应教给孩子的东西。即使进入名校和重点高校,学生也难以成为真正具有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人。这也是“钱学森之问”仍然无解,为何我们的高等教育虽然不断扩招、合并和升格,却仍然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和拔尖人才的重要原因。

  而且,在成才渠道和成功标准多元化的时代,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的内涵建设将越发重要,教育部已经明确相关文件失效,重点和非重点高校的帽子也将成为过去时。那些对名校有执念的人,与其重视学校的成功,崇拜外在的名校,不如从家庭教育起,注重对学生内在成功素养的塑造,将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在这方面,还真得学学国外,高校不分一、二本,注重办学特色,学生为兴趣和特长而学,多能自我实现。

  可以说,上得了名校固然好,上不了也不一定就是失败。放下了名校,也就看到了教育的本源,受这种教育理念熏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孩子的成功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肖纲领)

   详见:http://learning.sohu.com/20160725/n460964745.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373-992729.html

上一篇:间隔年”是就业路上的以退为进
下一篇:取消高校事业编制,难啃的“硬骨头”有哪些
收藏 IP: 140.207.35.*| 热度|

8 叶建军 姚伟 王府民 黄永义 马军 郭淼 brns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