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避免推荐的探照灯出现灯下黑现象 精选

已有 6639 次阅读 2016-1-11 11: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避免推荐的探照灯出现灯下黑现象

李侠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万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再次出现空缺,这也是自2004年首次出现空缺以来的第二次空缺。一个奖项出现空缺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怎奈去年中国获得首个本土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可惜这项成果竟然没有出现在最高获奖名单里,由此引发公众的广泛热议:难道当下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水平高过诺贝尔奖了?如果没有,那么为什么屠呦呦没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这个说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抛开情绪化的因素不谈,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任何奖励系统都面临一种困难:如何能最大限度上遴选与发现真正优秀的成果,而不造成某些重要成果被有意或无意遗漏,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的事情。通常成果的遴选机制无外乎申报与推荐两种常用模式。客观地说,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推荐制而不是申报制,这是科技奖励系统的巨大进步,这种举措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评审中去主观化的制度设计目的,让以往申报制中经常出现的任意夸大成就、以及自吹自擂的所谓填补空白之类的言辞迅速成为一种公共笑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荐制是推进客观评价的制度性保障,即便偶尔出现遗漏现象,也是捍卫客观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次空缺之所以被热议,不是人们否定推荐制本身,而是质疑推荐制的制度设置本身存在缺陷。

就本案例来说,推荐环节存在两个致命缺陷:其一,推荐时间过于仓促,导致重要成果被遗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本次推荐的时间窗口期为201411月初至20141215日,初评结果于20156月公布)。试想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去发现并符合要求地推荐全国所有潜在的重大科技成果,这个工作的难度实在是不小,而且公示期的看客心理与推荐责任无法被共同体分担,纠错几乎不可能。其二,推荐人的设置是否具有领域的覆盖性以及学术上的较高水准,还有推荐人的规模多少为宜?所有这些细节问题,直接决定了推荐制运行的质量。遗憾的是,据报道本次案例中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在学科专业化分工如此精细化的今天,130名推荐人的规模是否合适?推荐人是如何遴选的?遗憾的是,这一切均未见到公开的讨论。

科技奖励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科技成果和科学家个人是绑定在一起的,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瓦特的蒸汽机等。通常意义上的奖励一项科研成果,究其实质而言可分为两层功能:首先,奖励的物质部分是对成果前期投入的一种象征性事后补偿;奖励的精神部分(荣誉)是对成果的创造者提供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认与致敬(认可)。只有后者才是体现智力骄傲的部分,它与个人的自我实现与超越感密切相关。奖励的这种“二合一”模式,深刻揭示了奖励系统发生激励作用的内在机制。同理,如果一项成果不能被奖励系统正确对待,那么补偿就无法实现,它给科技共同体带来的沮丧情绪将会持续很久,并被时间放大。现在的问题是那130多个机构和个人为什么没有人推荐屠呦呦呢?是她的成果意义不够重大?还是屠呦呦的名气不够响亮?如果两者都不是,那么,这130个推荐者要么是不在这个领域,要么是有其他的顾虑,否则,屠呦呦落选现象无法合理解释。

当然,奖励办可以很中性地说:一切符合程序。对于奖励办而言,在这个事件中真的没有太多明显过错。问题是符合程序只是捍卫承认正义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的推荐制在制度设置上存在一种先天缺陷:即纠偏能力丧失。这种纠偏能力包含两层含义:查漏补缺与纠正错误。本次案例属于前者;在符合程序正义的情况下,如果某项被推荐的成果在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况下一路过关斩将,最后,问鼎桂冠,那么,奖励办又该怎样解释呢?到那时是否还可以说:一切符合程序。如果未来某一天出现程序上正确而结果错误的局面,就如同法律领域的错判一样,那将从基础上摧毁奖励系统。

笔者过去曾将科技奖励系统中的推荐制比喻为探照灯。众所周知,探照灯在寻找潜在目标时会存在一些盲区,即每个探照灯都有自己照不到的地方,而照不到的地方的潜在目标就会被遗漏,如何避免探照灯出现灯下黑现象,这就要求有多个探照灯联动彼此照亮对方的盲区,最大限度上克服灯下黑现象,这也是所有探照灯在寻找目标时必须事先考虑到的事情。探照灯在搜索目标时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其一,探照灯由活动型变为固定型,此时探照灯就演变为聚光灯,这时探照灯的发现功能严重丧失;其二,区域太大,探照灯太少,导致被遗漏的盲区无法互补。科技奖励系统中的推荐制就像探照灯一样,必须避免灯下黑现象的出现。照理说,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重大成果不会太多,如果配合一个比较合理的探照灯布置系统,出现遗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今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出现空缺,让推荐制原本存在的弊端在屠呦呦现象面前暴露无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好事,它再次证明推荐机制是有可能存在灯下黑现象的,换言之,如果没有一个广泛的推荐人遴选机制和源于制度层面的纠偏机制,那么,成果遗漏现象的累积会让奖励系统的基础逐渐受到蚕食,并最终丧失激励功能。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是应张老师之邀而写,刚看到张老师已经贴到微信,发在《中国科学报》2016-1-11的A1版,合作愉快,这是新年写的第一篇报刊文章,以此迎接新年,还是很值得怀念的,这是原稿!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949605.html

上一篇:三胖未来将祸害谁
下一篇:哥德尔的发表记录
收藏 IP: 180.171.61.*| 热度|

23 杨正瓴 苏德辰 李东风 黄永义 赵永新 陆玲 武夷山 梁洪泽 姬扬 吴斌 刘立 韩枫 彭振华 陆绮 陆俊茜 刘全生 侯成亚 王洪吉 李兆良 徐耀 马雷 loyalSciencefan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