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诺贝尔奖中的“权谋”说明了什么?

已有 4688 次阅读 2008-6-8 13: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很多人大概都和笔者一样,曾经为下面的问题感到过困惑:为什么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不是让他标榜史册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而是光电效应理论?

  前段时间遇到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潘涛博士,他告诉我,他们不久前出版了一本有关诺贝尔奖的有趣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揭开这个谜团,随即他送了我一本《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回来后,用了一周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书看完,掩卷沉思,大为慨叹。

  《权谋》一书是美国科学史家罗伯特·马克·弗里德曼博士耗时20多年时间,通过发掘与评奖当事人有关的大量书信、日记、评审报告等素材撰写而成的一本另类诺贝尔奖史。他揭开了诺贝尔奖评审背后的大量内幕,雄辩地证明,在诺贝尔奖的评审中,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博弈和谋划策略。

  本文不想全面评论作者关于诺贝尔奖评审幕后的种种伎俩,这些招数对于聪明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没有多少新意。笔者感兴趣的是: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里,究竟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想让爱因斯坦获奖?作者揭示出,这个人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权威古尔斯特兰德!这个著名医生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作为一个智识成就不具备可考虑授诺贝尔奖的物理学价值。P163)结果,古尔斯特兰德毫不费力地在委员会中作了一个经典的外科手术,成功地切除了爱因斯坦获奖的可能性。另外,委员会里另一个核心人物哈塞尔贝里对爱因斯坦的理论也毫无好感。直到1922年,哈塞尔贝里去世,奥森添补了委员会的空缺,爱因斯坦才得到了获奖的机会。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奥森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其策略是,不以委员会大多数人反对的相对论理论,而是以已经普遍被接受但是重要性稍逊的光电效应定律,提出为爱因斯坦授奖。他成功了(1922年)。不妨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奥森进入评奖委员会并巧妙运作的话,爱因斯坦是否可能到死也无法获得诺贝尔奖呢?如果爱因斯坦无法获奖,那么这个奖项的权威性是否会受损?不客气地说,是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增添了光彩,而不是诺贝尔奖成全了爱因斯坦。

  《权谋》告诉我们,在科学的世界里,并不是只有数学公式、物理定律那样简单纯净的东西,也包含诸多复杂之物——在那个世界,利益和权力的分配,也许和世俗社会了无二致。自18世纪法国科学院率先把科学事业建制化以来,从事科学的人像任何其他领域的人一样,通过科学职业来谋生和寻找快乐,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一种职业的分工神秘化。套用亚当·斯密的一句话:我们没有必要感谢面包师和啤酒师为我们酿造了这些优良的面包和啤酒,这一切要完全归功于市场要求他们必须作好面包和啤酒,否则将没有人来买他们的产品。同样,科学家探索未知的事业,除了原初的好奇与惊讶外,只有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从而实现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一切本无可厚非,同样是社会人的一种生存本能。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以各种名义要坚决捍卫科学呢?这点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法国哲学家福柯早已指出:知识/权力是共生体,因此,捍卫以知识为内容的科学也就是在捍卫拥有知识者的权力。科学在当代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生产知识的活动,它还在以指数的速度再生产着权力关系。按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说法:整个社会场域中流动的资本主要有以下几种:权力资本、经济资本、符号资本与社会资本,捍卫科学者是通过戏剧化的捍卫行为,巩固符号资本的地位,从而守护自己的利益与权力边界不被他人侵犯。这让我想到,当下,科学与伪科学之争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利益和权力之争呢?

  对于寻常百姓来讲,并不会十分关心关于伪科学的争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他们在解决遇到的问题时会主动寻找科学,而不是伪科学。这很好理解,哪一个能够让他利益最大化,他就会选择哪一个,毕竟科学是专业人士制造出来的产品,至少它的可靠性会比那些业余者高,这种判断完全基于实用主义的选择,也是长期经验的总结,人们终究还相信大多数科学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伦理规范。好在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科学对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所具有的实质性贡献。从这点上说,公众对伪科学、反科学并不感兴趣。

  但是,因为科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建制形式之一,世界各国每年投入到科技的经费已经占到本国GDP2~3%,人们有理由对这些投入与产出进行分析。科学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与权力,其分配必须受到公众的监督。某种程度上,科学与伪科学之争实际上是为获得社会承认而开展的斗争,而承认,在现代社会中是获得存在合法性的基础。只有拥有了合法性,才能在利益与权力的分配中具有合法的根据。看看在我们数量繁多的科技评审中,与诺贝尔奖背后发生的黑幕何其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说,《权谋》是一本具有警示意义的好书,它告诉我们:科学的世界并不必然纯净,关于科学事务也应该纳入知识界乃至公众监督、反思与怀疑的范围。

 

 说明:这是一篇旧文,记得曾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可惜原稿找不到了,也记不得具体日期了,好在想法并没有多少改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28244.html

上一篇:中医与地方性知识的未来
下一篇:传说中的小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