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我与三思派的一些往事与感想

已有 2732 次阅读 2021-9-29 18:3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R-C (1).jpg

我与三思派的一些往事与感想

李侠

前几日老友李辉博士来微信告知:三思派到今年成立六周年了,并嘱咐我写几句话。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一些往事恍如昨日。对于一个微信公众号来说,六年时间不算短,从初创的艰难到如今已经成为国内一家知名科技文化品牌,这段历程实在是值得记录一笔。

记得2015年夏天的某个旁晚,李辉兴匆匆地来交大告诉我他们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准备做一个科技类的微信公众号,由他来负责,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三思派(science-pie)。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所有人都很兴奋,虽然当时我们还不能预见到它今日的效果,但是隐约感觉到一个不同以往的科技传播时代已经在路上,这个机会不能错过,那一晚上我们在小酒馆聊得很尽兴。三思派公众号的内容定位非常明确,即专注科技创新领域,Criticism(评论)、Consulting(咨询)、Construction(建设),由于他们的微信公众号的主旨与我们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研究内容高度兼容,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六大块: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伦理、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科技传播与科学文化,基本上涵盖了围绕科技主题的几乎所有人文社科领域,因此当即表示支持,就是今天想来,那一晚也是聊得光芒四射,酒杯象号角一样被尽情吹响。

说来惭愧,我在三思派上发文并不多,就是三篇,分别是:1、院士制度应设立承认的补偿机制 ——由屠呦呦获得诺奖想到的(2015-10-09);22016年中国科技政策关键词:公平,契约,创新补偿,挖掘知识资本(2016-01-21);3、荆棘岁月中的中国科技政策制定的推进者——读吴明瑜《科技政策研究三十年》(2016-11-18)。从发第一篇文章算起到如今也快六年了,我也算早期作者之一。后来我的很多朋友也都在那里发过文章,一些学界名人以及大咖更是三思派的常客,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三思派做为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已经成功站稳脚跟,未来的科技评论界将出现一匹势不可挡的黑马,这真是值得祝贺的事情。

客观地说,在科技传播方面,这几年北京做的比上海好,如《赛先生》、《知识分子》、《科学网》、《返朴》等都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而上海在这个领域叫得响的也就是三思派这个微信公众号了,由是观之,三思派填补了上海在科技传播领域的一项空白,毕竟,文化基础条件建设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新媒体也是科技启蒙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乃至全国需要更多的如三思派一样的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只有公众的科技知识基准线提升了,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支持科技、热爱科技的生态环境,否则创新驱动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无法真实落地。

三思派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发展时期,目前正处于蓬勃的上升期,此时尤其需要政策与资源的稳定支持,否则很容易陷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怪圈。具体而言,在政策层面,需要把三思派团队建制化,有固定的编制和稳定的预算,从制度上保证它的运行是可持续的。在资源层面,任何科技活动的投入都包括人财物与制度资源,就新媒体而言,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内容为王,内容也是公众号对于受众产生粘性的基础,而好的内容的制造是需要投入的,如找到合适的作者,有吸引力的稿酬,设立奖励体系等。从而使公众号对作者也产生粘性,这不仅会激发作者的热情,还会对旁观者产生吸引力。一句话,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稿费的标准,这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建立稳定的作者联盟,最大限度上聚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保证稿件的供给与质量保持稳定性;明确方向,建立品牌意识,使之成为某一领域知识的集散地。就如同1993年美国创立的《连线》(Wired)杂志。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好的微信公众号可以成为所在区域的一所无形学院以及智识平台,它做得越好溢出效应也越明显,它的存在不仅仅可以带来正向的知识传播与科技启蒙作用,而且它还可以对众多僵尸智库起到淘汰与倒逼作用。这后一点对于当下的中国尤其具有象征意义。 三思派六岁了,作为早期的作者和读者,祝三思派越办越好,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OIP-C.jpg


R-C.jpg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是月初受李辉博士邀请而写,祝贺三思派成立六周年,本文在该微信公众号2012-9-29日刊出,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1-9-29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306180.html

上一篇:1792年,中国错过了最重要的一次与国际接轨的机会
下一篇:科学史学科的建制、共识与影响: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收藏 IP: 202.120.11.*| 热度|

3 刘立 郑永军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