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科技议题“破圈”到底有利还是有弊? 精选

已有 5145 次阅读 2021-3-12 18: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R37e04b2e1aee6fa0d67d8e2b6247f798.jpg

科技议题“破圈”到底有利还是有弊?

李侠

最近几年时常出现科技议题进入社会领域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学界通常称这种现象为破圈,即议题突破科技界原有的狭小圈子而进入更大的社会领域,并引来社会热议。客观地说,科技界的“破圈”现象日益成为科技活动中的常态,只要科技活动还需要依赖社会资源的支持,以及科技活动越来越侵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破圈现象的出现就是一种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发展再也回到过去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状态了。那么破圈现象对于科技界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种影响总体上是有利还是有弊的?

在小科学时代,科研活动几乎完全是私人基于偏好与兴趣的行为,与社会其他人没有多少关系,这些活动的交流也只发生在少数旨趣相同的小圈子内,再加上整个社会知识基准线严重偏低,即便有人想参与,由于存在的巨大知识差距,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交流与扩散,此时不存在破圈现象,一切活动都发生在小圈子内。如17世纪的英国化学家波义尔,他做的许多实验都是自费的,演示都发生在极小的私人圈子内,整个社会根本也不关注。在大科学时代,由于需要社会对科研活动提供大量的资金投入,研究内容也与社会生产活动和民生密切相关,导致科研活动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面,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大科学时代的起点)整个社会的知识基准线得到普遍提高,懂得科学的人群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贝尔(Daniel Bell19192011)在《后工业化社会来临》一书中所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业人口中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人数。此时科研活动的参与者与了解者的数量都有了指数级的增长,这就导致对于科技感兴趣的人群从核心圈层向外逐渐扩大,出现了次核心圈层与边缘圈层,这种群体知识结构的变化,为破圈的蔓延提供了潜在空间。此时科研活动早已是一种建制化的公共行为,它既要满足自身的偏好,还要兼顾公众与金主的诉求,否则存在合法性的危机,一旦离开社会的支持,科技活动将面临停摆的局面。大科学时代的科技活动是以丧失独立性来维持运转的。

科技界的破圈现象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出现的,破圈的范围在逐渐加大。早在19世纪中叶,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家就已经开始关注科技,时至今日,马克思那句经典命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仍然是有效的,即关注知识生产的社会基础问题,只不过那时的破圈仍然局限在各大学科门类之间发生的事情,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40年代的德国社会学家舍勒、曼海姆等知识社会学家。1938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发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开始从科学的社会建制入手剖析科学的发展,这种努力一直持续到现在,时至今日也是目前科学社会学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开始质疑科学知识本身的客观性,并提出知识的建构论主张,这就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研究路向,所有这些人文社科学家的介入都是对传统科技界的破圈。  

随着社会知识水准的普遍提升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公众介入渠道的增多以及门槛的降低,世界范围内白领人数超过蓝领人数已经是一种普遍趋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关注科技活动的圈外人只会越来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界大范围破圈时代的到来只是早晚的事情,而不是会不会发生的事情。一味的反对,甚至要求回到所谓纯粹的时代是不现实的,客观地说,现在有些科技工作者,身子已经进入到了大科学时代,而观念仍然停留在小科学时代。既想从社会上获得科研所需的资源支持,又不想让研究的自由受到社会的监督与关注。在科技与社会高度嵌合的今天,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

既然破圈现象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科技共同体必须面对的事情,那么破圈现象对科技活动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如果一个现象带来的后果是弊大于利,那么我们应该通过政策去遏制它的蔓延,反之则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不妨检视一下最近几年科技界遭遇到的有影响的几起破圈事件都发生在哪些领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各种生物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造成整个社会舆论哗然,这是严重违背生命伦理的事件,事情曝光后,社会上各种批评声音的集中出现,有效地遏制了这种研究的泛滥,由此也引发了科技伦理问题被提升到议事日程上来;再比如一些超级科学工程项目由于结果不确定,而且耗资巨大也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数人认为这个项目不符合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并由此带来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基础研究的全社会讨论;至于人脸识别、算法杀熟等技术的应用,同样引发公众的广泛质疑,进而促使全社会对人工智能时代个体隐私以及信息安全的思考;再比如最近热议的学术不端事件,对于学术不端的破圈,对于中国科技界科研诚信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综上,最近几年发生的科技界破圈现象所带来的结果都是利大于弊,试问,这种破圈现象应该禁止吗?如果没有这几次大规模的破圈现象,科技界带来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仅仅靠自律是不靠谱的。

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参与破圈的旁观者都关注了科技界的哪些问题?如果旁观者关注的问题不是科学内容本身,那么破圈现象就没有真正破坏科技界的生产环境;反之,则需要通过制度安排来加以干预,以此营造科技界正常的生产环境。幸运的是,中国公众对于科技抱有天生的热爱,中国与国外破圈的最大差别在于,中国的破圈现象基本上不关涉科技内容本身。通过总结上面列举的近几年发生的有影响的破圈现象,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特点,那就是破圈关注的都是科技活动引发的伦理问题、法律问题、学术道德问题以及资源投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人们的生活秩序与福祉有关,如果一种活动的后果对于全社会来说是等概率分布的,并且关系到每个人的潜在利益,公众当然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破圈恰恰是公众捍卫自己利益的一种有效路径,另外,破圈也是从多角度监督与保护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方。

OIP (14).jpg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应胡老师之邀而写,发在《中国科学报》2021-3-11的A5版,合作愉快,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1-3-12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276398.html

上一篇:作为国家财富和个人价值的科研诚信
下一篇:日本的伪科学家
收藏 IP: 101.80.158.*| 热度|

12 马臻 武夷山 周忠浩 曾杰 郑永军 黄永义 王从彦 杨正瓴 梁洪泽 钟定胜 杨顺楷 汤茂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