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国内某期刊,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已有 6158 次阅读 2014-10-2 14:14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 投稿, 学报

本来不想吐槽,因为说了也等于白说;但不说总感觉不爽,如鲠在喉,索性就一吐为快!

201413日写了一篇文章投稿国内某学报,很快就收到期刊的收稿通知邮件。以前所投的期刊都是稿件通过初审后,会发邮件告知缴纳审稿费。由于自己思维的定势,就一直等邮件缴纳审稿费(不交审稿费,不给送审),一晃没有注意就放假了。假期归来稿件还没有通过初审,就发邮件询问编辑稿件还没有通过初审是怎么回事?编辑告诉我,是因为我没有缴纳审稿费。收到邮件后,马上就将审稿费通过网银缴纳了。缴纳审稿费的同时,就同时发邮件给编辑和期刊的会计告知审稿费已经缴纳。过了一周,也就是2014228日,查看稿件系统显示审稿费还没有缴纳,于是将网银的交易明细截图同时发给编辑和期刊会计,编辑处理的速度倒是很快,马上就将稿件送审。同时又打电话给期刊会计告知已经缴纳,希望其早日将审稿费发票寄给我。

网上查了关于这个期刊的信息,都说审稿周期很长。一个多月后,就收到邮件,正如我所料,凶多吉少!审稿人给出了几个无关痛痒的理由就将稿件给拒了。审稿意见如下:1.论文只是研究了采用动态功耗管理技术,并没有考虑动态电压缩放技术,提出的算法与文中引言、结论说的不完全一致。2.节约的能耗过少,只有百分之六点几。3.算法的创新性不足。

一看这几点意见,就知道遇到一个外行的专家审稿了,这其实也无可厚非,只能算自己倒霉。这个所谓的专家连动态电压缩放技术(DVS)都没有搞清楚是什么,就下断言说我文章的结论不一致。现行的大多数都是以单一的速度运行(通常是最大的速度运行),而能够支持DVS技术的处理器,就是可以根据系统的负载实时的调节处理器速度,难道在我的实例或者算法的伪代码中没有体现出来吗?拜托你认真看文章了没有?第二点,节能效果不好。这是俺的水平不行,我也想节约更多的能耗,可是由于各种限制,只能做到这些。第三点,创新性不足。不知道这个专家读了几篇这方面的文献?好在我及时醒悟,赶紧将文章改写改投SCI期刊,幸运的是很快就录用了。

其实遇到这点小事,也没有什么可说了,接下来更蛋疼的事情发生了,就是迟迟收不到审稿费的发票。文章都已经退稿了,我还没有收到审稿费发票,于是就发邮件给期刊会计。五天后,也就是2014422日,会计给我回信说,最近搬家忘记了给你寄了,会尽快寄给我。我想这也可以理解。又过了差不多一个月,也就是2014519日,我还没有收到审稿费发票,又给她发邮件了。这时会计居然说她没有收到我的汇款,叫我将汇款凭证发给她,我就照办了。(丫丫的,不带这么玩的,上次打电话给你,你说你收到了,怎么过了一个月又没有收到)。过了一周后,她没有给我回复,我又发邮件给她,问她查的怎样?这邮件好像就像石沉大海似的杳无音信。接着201463, 9, 12, 22日以及71日,我给她发了多封邮件,反正结果都是一样。她就是不鸟我,我又能拿她怎样呢?这期间我也似着打电话给她,说起来也奇怪,打她的分机号硬是没有人接,我就纳闷怎么连电话都不接呢?难道她知道是我打的吗?这也不太可能啊?反正我打了很多次,都没有人接,就放弃了。这期间给他们期刊的公用邮箱发邮件告知这件事,也是杳无音信。被这样整得都失去耐性,反正就200块钱,也不是特别多,就不要算了。

201474日,忽然收到这个会计的回信,说她那边有张发票是登记着我的单位,但没有稿件信息,需要我将汇款凭证再发给她确认一下。这消息太他妈意外,于是又将汇款凭证发给她,想这次应该有戏了。发现还是我想太多了,等到今天还是没有收到审稿费发票。

丫丫的,不带这样玩的,你丫的,你小时候的语文老师没有教你要诚信,不带这样耍人的。现在想想发现原来她以前的诚信教育可能是体育老师教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832487.html

上一篇:2014年书单(80)
下一篇:建筑大学的香蒲
收藏 IP: 210.72.128.*| 热度|

35 罗德海 喻海良 尤明庆 叶建军 杨正瓴 郑小康 王小平 陈楷翰 刘全慧 周春雷 武夷山 史晓雷 赵美娣 朱志敏 刘忠波 高绪仁 马建敏 鲍博 李天成 左宋林 曹俊兴 徐传胜 朱晓刚 科万江 徐晓 李学宽 徐明昆 zywsy2010 qzw JIANHUN biofans dulizhi95 wgq3867 htli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