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同学向我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硕士生导师愿意接受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吗”,其实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而言,担心这个问题也是不无道理的。
担心的理由主要是怕在复试和选择导师时吃亏,毕竟是跨专业考研,考研的时候只复习了新专业的考试科目,对其它科目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学习过,缺乏对新专业系统的理解与认识。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因为我就是跨专业考研的,且目前也是一枚硕导,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带过学生,但研究生复试的面试还是参加的。
当年,考研时,并没有因为是因为跨专业考研的身份而吃亏,复试的成绩还是相当的不错的;也并没有因为跨专业考研的身份在选导师时吃亏,因为我导师当年只有两个招生名额,然而选他的确有三位同学,我还是在最后的PK中胜出。
所以,导师愿不愿意接受你,不是取决于是否是跨专业考研,而是取决于学生本身,取决于你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与经历。
跨专业考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如果和本专业考生水平差不多,从某种程度而言,导师可能更喜欢跨专业的考生,理由如下。
第一,不怕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
跨专业考研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新的专业课程,这不仅对身体,而且对心理都是一种考验。因为当你在重新学习新专业课程时,别人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学习其它课程。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你将处于劣势。
而你不仅没有被这种劣势吓倒,却依然选择前行,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量与勇气;这种自我挑战精神,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研究就是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突破现有知识,敢于创新。
第二,自主学习能力
跨专业考研在需要重新学习新专业课程,而这些课程以前没有接触过,需要在摸索与总结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将这些专业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与整理,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够高效的复习,才能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将考试试题一网打尽。而这复习过程中,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生生活与本科生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能力上,需要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提问,而不是被动着等着去做。
第三, 交叉研究的需要
有的研究方向属于交叉学科,这时候不仅需要掌握新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其它专业知识作为补充。
跨专业考研学生也许正具备这种知识,这将是一个极大的优势;哪怕不具备这种知识,经过两个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思维习惯,对知识的融合应用有着一定的理解,这正是研究所需要的技能。
总之,跨专业考生无需担心跨专业考研的身份会影响复试成绩,影响导师的选择。
因为导师是否愿意要你,看的是你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科研经历与发展潜力。
当你的综合素质与本专业学生相比并无多大的劣势时,这时你的跨专业的背景,不仅不是劣势,而是优势。
重要的不是是否跨专业考研,而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或搜索ZYWHQU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