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海洋的远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ing 系统科学与数学水手札记

博文

智能的进化 精选

已有 11615 次阅读 2016-3-18 07:51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智慧的了解,一直摇摆在感性和理性的不同主导中。这不仅反映在艺术与科学的不同,传统思维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人文主义和理性思考的矛盾上,即使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几十年发展史上,也反映在符号主义和联接主义不同发展路线的竞争上。

在今日大数据热潮中,重新焕发青春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都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美国海军研究室Frank Rosenblatt,提出了一种模拟神经元的感知,有识别智能的数学模型——Perceptron。这个能够在线学习,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原型,在计算机模拟试验后,其硬件的实现,Mark 1 Perceptron,由400个光学传感器,用变阻器作为电导的权重,随机连接到一组“神经元”而成。这里每个神经元电路对应于一个视觉的判断,神经元汇合传感来的电流,以是否超过域值来输出逻辑判断。它是可以通过样本来学习的,在训练中根据误差的反馈,用马达调节变阻器来改变神经元中联接的权重。这是只有输入输出无隐含层的人工神经元网络。当它连接有n个传感器的输入,每个神经元在数学上,实现了以一个n维空间的超平面,来区分样本点的数学模型。其学习的过程是用迭代的算法,调节这个超平面的参数,使得它对样本区分的误差为最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统计分类,其收敛的算法,成为模式识别中线性分类法基础。这也是认知、心理和智能研究上联结主义的开端。

1958年由美国海军组织的发布会上,Rosenblatt公布了这个研究,在当时还是雏形的人工智能社区引发了热烈讨论和广泛联想。《纽约时报》报道说:“Perceptron将会是能够行走,会交谈,有视觉,能写作,自我繁殖,感知自身存在的电脑胚胎。”这种智能基于感知和联想,对输入的数据学习分类和类比判断,是在模拟动物的本能和应用经验的方式。

随后的年间,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局限性。对于许多模式,Perceptron并不能通过训练来分辨,比如说,在二维平面13象限上同属一类的点与24象限上属另一类的点,无法用一条直线来划分,这意味着Perceptron不能识别XOR逻辑的模式。研究的热情在失望中消退。1969年,当时AI界的领军人物Marvin Minsky Seymour Papert 在《Perceptrons》书中总结说:Perceptron神经网络只能区分线性可分的模式,它甚至不可能学习简单的XOR逻辑。尽管他们知道,这对多层网络并非如此,其后也有人发表了多层网络的XOR逻辑实现的研究,但人们对AI的研究已被新的方向所吸引,Perceptron已是昨日黄花,大家都认为Minsky权威的论断,已经终结了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前途。不幸地让这方向的研究停滞了十几年,AI由此转入研究用逻辑的方法,搜索推理知识的轨道。

其实早在Perceptron之前,人们就开始探索采用机械化的方式,代替人类理性推想的可能性。笛卡尔希望把一切问题变为数学问题,用解析几何把几何问题化成代数问题。莱布尼茨开始研究符号思维,形式逻辑。希尔伯特设想建立一个公理化的体系,把一切数学问题,变成可以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形式逻辑推理。虽然哥德尔证明了这总体上是不可能的。但许多定理的机械化证明,不仅是可能的还是可行的。王浩在这方面做了先驱性的工作,1959年他用IBM 704型计算机上证明了罗素与怀特海《数学原理》中几百条有关命题逻辑的定理。吴文俊把几何命题转换成多项式,根据“多元多项式环中的理想都是有限生成的”,把几何证明问题变成计算机判定理想成员的运算。吴方法目前仍是机器证明研究的高峰。这些数学家的工作,只把计算机当作机械运算的工具,不认为有什么智能。AI这词是在Perceptron热潮中,研究社区的群体叫出来的。机器证明到了后来,因为专家系统才被宗为AI中符号主义的先驱。它实现的是人类逻辑推理的智能。

FeigenbaumDENDRAL专家系统和指导性的论文,正值人们对Perceptron失望之时,沿符号主义的思路出现。它根据给定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和质谱图数据,在保存有化学和质谱仪知识的数据库中,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几千种可能组合中挑选出正确的分子结构。这是个能产生高端实用价值的计算机新用法。人们憬然而悟,为什么我们不参考理性人思考的方式,直接从成熟的知识系统中,用逻辑来猜测搜索求解?几百年发展的科学研究知识已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科学用因果关系,构造了一个可以理解的世界模型,以此发现了许多的规律,作为站在智慧高端的人类,我们不必再模仿生物的低级智能了,只要模仿人类的理性,以谓词逻辑的运算和启发式的搜寻,就有了高级的智慧。如同机械放大了人力,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来提高推理能力!这个基于科学推理和知识系统的计算主义智能研究路线,使得专家系统在7080年代成为人工智能的代名词。人们相信,实现具有人类智慧的机器,只是一个工程问题了。1981年,日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始了雄心勃勃第五代计算机的研究。然而在专家系统长达十几年探索中,人们认识到有两个根本的问题绕不过去。一是互动(interaction)问题,专家系统只能模拟人类深思熟虑的理性,对于机器人最需要的是感知、移动、互动,而不是人类最无趣的抽象思维技能。二是放大(scaling up)问题,想象中无限美好的前景,只限于较窄一类问题的专家咨询,或小尺寸游戏问题的演示;将这些证明过原理的设计应用在实践时,各种复杂因素产生了组合爆炸。人类瞬间都能做出的判断,例如识别人脸,穿过有家具的房间,对计算机都艰难无比。这让AI的主流研究在80年代,虽然有些商业应用,但思想上沉闷乏味,终于进入冬天。

科学研究的激情也如新颖时装的热潮,不同的思路总要等到主流新奇穷尽、精彩衰竭之后,才会引人注目。人们早就知道一个人工神经元(Perceptron),能在n维空间中确定一个超平面。不难证明两层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有能力进行任给的样本组分类,也可以实现输出输入任定的布尔值映射。这意味着任何分类和逻辑问题的答案,都可以通过网络中合适的联结权重来实现。关键是怎么通过样本的学习,自动地调节这些权重,来实现这个映射。这才是机器自己获得的,而不是设计者赋予的“智能”!

1982年,美国加州工学院物理学家J.J. Hopfield,在有隐含层的神经网络上,用Back Propagation算法完成了XOR逻辑的学习,他解释学习算法收敛性的物理类比,直观易懂,又欣起了联结主义智能的热浪。其实多层神经网络能够实现XOR逻辑,早在70年代就有研究论文,1974Paul Werbos也已给出如何训练一般网络的BP学习算法,当时却无人重视。直到80年代,BP算法才被David RumelhartGeoffrey HintonRonald WilliamsDavid ParkerYann LeCun重新发现。对具有可微的激励函数的多层神经网络,BP对各层的误差梯度有简单的链式法则,因此最快地缩小误差的迭代计算便是个学习过程。

单层的Perceptron,只能辨识线性可分的模式,在输入输出之外具有隐层(多层)的神经网络,理论上能够识别任给的模式和实现逻辑推断,BP算法奠定了它们学习算法的基础。经此突破后,得力于语音和手写体字的识别的市场需求和硬件支持成熟,90年代对人类智能模仿的研究,又回到以模式识别为主的路子上。但是BP算法虽然在理论上适用于任意多层的神经网络,其误差传播的梯度随着层数加多而弥散,对非凸目标函数容易陷入局部稳定平衡点而无法提高效益,或陷入“死记硬背”(Overfitting),只记住样本而不会类推的局面。所以对这算法真正有效的还只有浅层的网络。许多的研究集中在多层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改进上。几年间,类比于统计热力学模拟退火技术,用波耳兹曼模型说明趋于全局稳定的学习算法,模拟进化过程能迅速收敛的遗传算法等等纷现。但是从80年代起近二十年间,各种效率较高模式识别模型,如向量机,Boosting等也不过是与浅层神经网络相似的数学模型。

浅层的神经网络仅仅具有简单分类能力的低阶智能。模式辨识在技术上是用特征来分类的,通常依赖于人工选择辨识的特征。这对于复杂的情况,模糊的特征以及即时的需求有着极大的局限。而人类的大脑甚至动物的大脑都具有深层的网络结构,低层对感知的信号作出特征的抽象,高层对这些特征归纳再进一步抽象,逐层辨识抽象使得能够分析复杂的情况。学习的关键是如何将这深层的潜力变成功能。对深层神经网络的学习,在2006Hinton等发表深度学习文章之前,都未能在理论上有突破。

每层神经元的映射也可以看成对输入属性的抽象。那么用某种反馈奖励机制的的方法来作预先学习,有可能在样本中自动地聚合出一些属性的抽象,而合适的抽象又能在后续样本训练中被强化,作为下一层模式识别所需要的特征。这作预习的前者是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类比于人的智商悟性;有目标训练的后者称为监督学习,好比是上课学习。Hinton的创意是深信度网(Deep Belief Nets,简称DBN)的深度学习,在深层网络中逐层采用无监督的预先学习和随后的监督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这在语音识别上获得很大的成功。另一方面,动物脑子在出生之始,并非是同质通用的构造,其低层如视神经,听觉神经都有遗传而来的分化结构,早在60年代HubelWiesel就发现猫脑皮层中其独特的网络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的复杂性,于是人们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具有局部联接和参数共享的卷积数学模型,含有较少的参数和位移,缩放扭曲等不变性,作为神经网络的低层很容易学习二维图像特征提取,可以用直接输入原始图像的监督训练,这种具有“先天”视觉低层结构的人工大脑很快地就在图像识别上放出异彩。

2014Facebook,应用9层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对人脸的识别率可达到97.25%,而在电话答复系统,iPadSiri中,各种代替人力的语音辨识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机器在模拟视觉和听觉的辨识能力上已经非常接近于人类了。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的绘画和音乐作品,已经达到可以让人欣赏享受的水平了。

我们越来越难以理解其细节的机器智能在涌现,而我们能理解的世界必须有清晰的逻辑构造。

逻辑是用于形式语言精确交流的一种约定,逻辑和数学并不产生新的信息,不作任何(物理或其他科学的)新发现,它只是把已有的发现,做出新的表达,让你知道原来没理解到的部分。只不过,人类头脑是按照联想方式工作的,人们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充分运用逻辑和数学概念下的结果,所以科学需要用它,作为严谨表达和充分发掘拥有信息的工具。

客观世界并不是由逻辑驱动或构造的,它只因生物的智能而被感知。对智能而言,逻辑不过是一种对不同语句表达蕴含或否定等关系的辨识模式,生物对事物间的感知经验只有关联性(correlation),而因果性(causality)则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推理模式,它被认定、传播和学习后,成为现在人类理性认知结构的基础,对世界的认识就变成逻辑推理的运算。科学建立在使用因果关系结构模式,对世界描绘的图谱上,而真实的世界不一定都能很好地纳入这个模式的描述。我们理解的世界只不过是用象征符号,依逻辑和谐构造出来的幻象,它忽略了无数不能纳入这个图像的事实,以及我们理解能力之外的因素。

实际上,我们对音乐的感受,艺术的领会,情感的交流,人性的共鸣,直觉和灵感,同样是一种智能的表现,同样在学习中进步,同样在生存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不能被象征符号充分表达,难以纳入理性认识的模式,被排斥在科学之外,过去都被人们忽视了。

联结主义智能机器的到来,我们面临着一个渐难以理解的新世界。过去符号主义的AI只是帮助人类逻辑推理的忠实劳工,无论是机器证明还是专家系统,计算机只是严格按照设计者给定的规则,对人类的知识进行逻辑运算,不会产生逻辑之外的新结果,一切的举动和结果都在人类可以理解和希望的范畴。所以过去科幻谈到机器人的自我觉醒,都要借助于无法理解其机制的短路来实现。而联接主义的AI,其智能是由海量的联结参数决定的,这些联结参数不是设计者赋予的,而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学习自动调整形成的。

现在商业应用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参数已经高达百亿数量级,拆开硬件,企图分析这些联结的数据来了解机器的功能,在原理上很简单,效用上很有限。就像我们通过核磁共振,查出某一活动的兴奋在人脑哪个区域,可以了解其功能区的拓扑,但想进一步通过分析几万个神经联接,推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是不可能的,海量参数的联结主义机器,也将有这样实践上莫测的“自由意志”。而这样的智能机器已经在我们的商业中,参与人类的日常活动,只是与我们综合智能相比现在还像雨人那样幼稚,但其智能与日俱增。我们将舒适地享受,越来越无法理解其所以然的技术服务。

互联网海量的数据,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大量商机的即时应用需求,呼唤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着工程师寻找新技术,技术渴望着智能研究的支持。传统科学那种从统计数据,总结规律,逻辑分析,先了解“为什么”,再得出“是什么”的理性方法,已经不敷这多变,复杂,即时的应用了。市场需要类似于动物的本能,基于经验及时反应的智能,现在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智能,深植在联结主义模式识别和分布式计算的方向上。人工智能在大数据时代从理性科学方法,转向直接从数据中在线学习模式反应的“感性”方法。我们的工程师也已经成为这个联结网络庞大机器中的一环,以仅仅部分理解和猜测的方式,为机器涌现出来的智能工作。这让我们反思。人类能够坚持我们骄傲的理性掌控这世界吗?为什么不改变自己与其共进?

现在机器智能的进化,也许也正引导着人类思想模式的改变。


【说明】此文是我已发表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P50114期,20158月)有关深度学习的专栏文章“智能的进化与博弈”的部分内容。这里略有补充修改。

 



世纪人机大战:李世石 VS AlphaGo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6653-963308.html

上一篇:人机围棋大赛之后
下一篇:人类能否理解机器的智能?
收藏 IP: 50.156.25.*| 热度|

34 魏焱明 刘洋 田云川 姬扬 郑小康 陈敬朴 曾泳春 陈南晖 陈楷翰 李世春 鲍得海 谢平 鲍海飞 袁海涛 王涛 黄永义 李贤伟 李建国 周炳红 赵美娣 柏舟 陈志飞 徐晓 王立新 王春艳 侯沉 xlianggg cloudyou xiyouxiyou tuner zjzhaokeqin icgwang aliala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