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海洋的远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ing 系统科学与数学水手札记

博文

理解数学——逻辑(1) 精选

已有 10226 次阅读 2013-7-15 07:01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数学, 逻辑

前几篇介绍,说数学抽象的一个目的,是提取不同模型的共同逻辑关系来定义概念,从而能将不同的应用对象,具有某种结构共同性质的研究共治一炉。其另一目的,是为逻辑推理服务。逻辑推理不容许任何含糊不清的描述,当某个概念可能导致混淆和矛盾的属性时,总可以通过抽象定义的细化来区分它们。数学抽象的定义除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别无其他。这样子,数学的问题,只要尊重逻辑总是可以谈清楚的。逻辑的结论,只要对象符合定义都可以应用。数学的抽象和逻辑互相依赖,密不可分来保证演绎理论的价值。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逻辑混乱的事例,这些情况且不说不符合数学里形而上的逻辑,连日常沟通的朴素逻辑都达不到。举两个科学网里的例子:

5次方程公式解的争论被简化为一个判决性的验算,程教授提供一个方程全部的5个根,从吴教授的方法中推出一个公式,如果这些方程的根符合这公式,则有可能用吴的方法解这方程,否则这方法有问题。程教授先提供的是精确到6位小数的根。代入方程后最大的一个误差是0.000059(经纠错后为0.000002),而在吴教授的公式里误差是-1.9659。吴教授认为这解不够精确,而且“即使它们分别代入该方程都符合,也不能肯定它们5个就是该方程的解。这各数是否方程的解,必须用‘是否满足各解与各系数的各关系式’来检验!” 程教授又提供更精确的解,有10位小数。代入方程和根与系数关系式,两种检验方法的误差都在第10位小数。当把这解代入作为判决的吴教授公式时,误差还是-1.9659…。吴教授宣称这还不是解,因为不符合他的公式,所以他没错!

有位工科教授说:“我对数学的理解是这样的:小学数学,值100元;中学数学:值50元;大学数学:值5元;微积分之后的数学:值1分钱。”他引用韩寒的话:“我以前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数学学到初二就够了,引起了很多数学爱好者的愤怒,……,思考的结果是我不得不向他们道歉。我错了。因为数学其实学到初一就够了。”对于评论:“这可以理解,因为韩寒是数学0分,不懂数学。你的理解和陈述是文艺性的……”他回答说:“‘数学……’更是荒谬可笑,根本不值一驳。……数学家们就没有必要再浪费人类的粮食了。……那是一种病态的自恋。……脱离了现实世界的数学,必然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并最终滑到唯心主义的泥坑里去,成为阻挡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反动力量。”

这类的逻辑在科学网的博文和评论里不少,尤其是科普的跟贴,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

小王有爱心,每次见到那乞丐都给10块钱,持续了两年。有一回小王只给5块。乞丐问:“以前给10块,怎么现在只给5块?”小王说:“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竟拿我的钱养女人!”

这是网上常见的思想模式,不讲逻辑,让情绪主导。现在网络文章以谐音别字为时尚,扭曲逗趣为才情,悲天悯人为脱俗,就是没有逻辑。有些教授在课堂里照本宣科时可能还不离谱,离开课堂就不装了,对事认真也在鄙视之列,几十年下来社会平均学历越来越高,明理知耻的人越来越少,受贿款当小三也觉得是有追求,作弊被抓的气壮心不亏,胡搅蛮缠能叫好,耍赖疯颠有同情,以为是智慧,以为有个性。这在以科教社区为主旨的科学网里也大行其道。难怪许多没上过课的民科对教授、研究员很不屑。你们是这样的说理,我也可以这样谈研究。

其实“民科”是从事业余研究的人士,这不带贬义,反因研究是由纯粹的兴趣,不受基金年考功利的约束,不落传统习惯的巢臼,思想更开阔,更有希望带来新颖的突破。有些民科的不足是在研究领域没有受到足够的训练,对于问题相关的结果了解不充分,对涉及到的概念理解不准确。但这只是个学习的问题,只要在交流中认识到了,再学习补充都不难克服,做出专业的水平。民科名声的败坏是一些人缺乏尊重事实和逻辑的素养,却想用悲情、宣传和炒作来取胜,这其实是很悲哀的。因为民科的成果能够被学术界接受,尊重事实是起码的,唯一可以依仗的是逻辑的力量,无厘头的争辩只会让学术界不屑。其实无论是民科还是职业,不尊重事实和逻辑都不是在谈科学。只是多数民科是在默默地工作,而打着民科旗号叫嚷最凶的其实不是做研究,而是让他们代表了。真正研究问题的民科,如果在表述成果和讨论时,用逻辑说话,表现得比较专业,就不会被伪民科殃及了。

对于数学问题的逻辑推理,不需要旁征博引,这无关精神崇高或政治正确,不带情绪,不涉人品,与地位权威无关,要滤去形容词、副词、情绪词,直视命题中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

逻辑这词被用时有两种场合,人们经常弄混了。一个是作为思维的规律,有各种各样的逻辑,用在哲理、认知科学和思想方法上。在演绎推理和交流讨论时,讲逻辑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科学研究演绎推理用的逻辑可不是归纳逻辑,联想逻辑,辩证逻辑等等,那属于思想方法。演绎推理,用的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奠定形而上学的形式逻辑。这个我们中学的语文课和数学课都讲过,谐音别字,辩证圆滑,言不及义,煽情悲悯,莫衷一是,如果是写文学作品也许很有趣,但用到交流学术、辩论分歧和演绎推理却是不行的。

形式逻辑有四条规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在传达信息,演绎推理时,只有遵守这种原始,机械,没有歧义的规则才行得通。现代的数理逻辑不过将形式逻辑符号化,考虑量词,显得更加机械和严谨。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没形成以演绎为特征的理论,就是因为缺乏形式逻辑。

这形式逻辑的四条定律是很基本的规则,大家应该全学过,我这儿就举两例子。

同一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或思维对象必须保持其同一性。

古希腊诡辩学者普洛泰哥拉与向他学法律的学生欧提西斯约定,学费在欧提西斯出庭胜诉后交付。欧提西斯学成后不出庭,也就不交学费了。普洛泰哥拉向法庭起诉。普洛泰哥拉对学生说:“如果你胜诉了,按约定你要付款;败诉了,你必须按照法庭的判决付款;无论胜败,你都得交学费。”

欧提西斯说:“如果我胜诉,那么按照法庭判决我不应付款;如果我败诉,那么按照我们商定我不应付款,所以无论胜负,我都不应付款。”

在这里,他们俩都违反了同一律,将约定里的“律师出庭”与诉讼中的“被告出庭”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偷换了概念。下面则是混淆了:

老夫妇去拍照,摄影师问:“大爷,您是要侧光,逆光,还是全光?”,大爷腼腆地说:“我是无所谓,能不能给你大妈留条裤衩?”

(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6653-708208.html

上一篇:理解数学——抽象(3)
下一篇:理解数学——逻辑(2)
收藏 IP: 50.131.158.*| 热度|

25 翟自洋 蒋迅 郑波尽 袁贤讯 黄荣彬 陈国文 马德义 吴桂生 陈学雷 李伟钢 徐晓 蒋永华 张能立 杨正瓴 康娴 田云川 刘钢 林涛 wliming hkcpvli willi dreamworld rosejump yueliang002 kongsh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