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认同您下面的结论:“这是生物体正常生化反应在脑老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与归宿,因此要彻底修复和恢复这些“污损”的脑组织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对此,摄入某些类似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药物会有适当的改善,但也属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因此,精心安抚照顾,适当营养与活动,防止寒凉疾病,使得老人心情愉悦,安度晚年便是人类现代科学可以达到的水平与实情。”
但上面的认同并不表明您的所给定的有关衰老的概念就是合理正确的。我们把衰老和疾病这两个概念需要分开看待, 衰老本身是有机体自然繁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程序, 从现有的知识积累来看, 基因调控网络出现紊乱才是这种自然程序的最根本原因。而您所定义的衰老是生化副反应损变的失修性累积,从语言角度分析没有错,但从学术层次上说,是根本就没有抓到衰老的本质,只能说还是停留在表象层面。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 我并不认为您的观点适宜提倡。虽然我不在衰老研究领域, 但我把话撂在这里,实际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要弄明白衰老机制更应该注重学科的前沿→基因调控网络上的研究而不是定位在衰老反应的层面上, 尽管研究衰老反应本身有价值。但学科的突破会出现在研究基因调控网络上(新的技术或手段)而不会是在研究衰老反应本身包括您说的生化副反应这样一个SUPERFICIAL的东西上,这是一个学科定位问题,与你我本人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衰老的问题虽然表现在人到老年,但衰老的调控出现在早得多的年龄段,一个最简单的例证,如骨格系统的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老化。整体问题,于国于民,要延缓衰老应该提倡的是:人到中年就更应该注重合理的饮食营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来增强自身体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