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论文没有被拒过稿,科研生涯是不完整的。可见,很多作者对于论文写作充满困惑,而如何提升论文质量也是个重要命题。近年频频爆出的学术新闻,让很多人开始认识到了培养科研人员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一些高校也在尝试通过实际举措改善这一处境。中国传媒大学在最近宣布,将单独为研究生开设论文写作训练项目,同时将学术写作课程落实到博士生公共必修课程中。
David最近就因为论文被拒稿而发愁。他的论文最近投给了很多期刊,但都没有被接收。编辑给出的意见是,不知道论文想要表达什么,也没有理解文中论点与论据的辩证关系。这令他很疑惑。他明明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同时也列举了试验结果,论文的结构也很完整。为什么写出来的论文别人看不懂?
在论文中,恰当精准地表达论文观点,能够让自己的论文成果影响力最大化。但对于大学生甚至一些职业生涯早期的科研人员来说,学术论文中的一些行话和套路,都是陌生的。想要在毕业前或科研中交出一份满意的论文答卷,最需要掌握的一点,就是学会如何把话“说清楚”。然而,如何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合适精准的语言呢?
1.知道要说什么:连贯的逻辑线最重要
论文是作者与编辑沟通的工具和载体。表达真实的想法,才能让编辑最大限度地明白你的研究目的,从而对你的论文产生兴趣。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地在脑海中规划出要讲的所有论点论据,尝试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先记录下思维过程,最直接的叙述可以帮助作者捋顺逻辑。当论文整体逻辑框架确定后,再用专业的学术术语或是简单但意义深远的句子来润色措辞。
2.知道如何表述:借鉴各类科学语言
未来的科学语言将是什么样子的?为探究这一趋势,马丁·格林博士使用Data Verbalization将数据和音乐(爵士乐,嘻哈音乐和雷鬼音乐)混合在一起,研究发现音乐可以通过促进人与人的交流,让科学内容更加直观、易理解,同时将内容传达给喜爱音乐的新的受众,以打破专家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壁垒。未来的科学语言可能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融合,摆脱行话的束缚,每个人都可以直观地表述科学。也许目前的论文成果不能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带给我们灵感,改变我们的思考和表述方式,让文字更加生动易懂。
3.知道写给谁看:定位自己的论文受众
在交流科研成果时,永远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这篇论文意义是什么,是要帮助普适大众激发好奇心,改变世界,还是帮助少部分人解决目前的困境?如果研究适合所有人,那么尤其要考虑到不了解论文、没有专业背景知识的读者是否能够读懂,语言使用是否有壁垒。
4.刻意模仿和练习,精炼学术语言
磨刀不误砍柴工。个人的科研写作能力是无法绕开的一个槛,需要日常的积累和刻意练习。阅读大量摘要并模仿其结构,可以让语言变得精简和有效。在这里也推荐一个文本编辑工具:Up-Goer Five Text Editor,它可以帮助我们练习如何在1000个常见的英文单词讲清楚研究内容。
工具链接:
5.跳出个人思维模式,寻求专业指导
个人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充满着局限性,有高人“指点”无疑是一条捷径。在论文被拒稿后,如果对改动后的内容没有把握,可以尝试寻求专业的学术意见,借助论文编辑服务来“把关”。Wiley高级语言润色服务能够帮助你纠正语言逻辑和句子结构,以提高稿件的可读性和流畅度,深度润色服务还能够根据编辑回复信对论文进行对照检查。保证论文不会再因为语言问题被拒稿。
Wiley论文编辑服务能够帮助你解决以下问题:
✔ 拼写、标点符号和语法
✔ 句子结构和术语检查
✔ 润色证书和说明信
✔ 文章词句的逻辑性、清晰度和流畅度检查
✔ 期刊投稿信和稿件评估报告
✔ 365天内提供稿件重复润色服务
✔ 字数删减
✔ 参考文献检查
✔ 润色基于审稿意见的回复
✔ 将回复信与修改后的稿件进行核对
✔ 根据目标期刊的要求进行稿件格式排版
如果觉得此篇文章值得被分享,欢迎在朋友圈转发并截图发至公众号后台。我们将每次抽出5位幸运读者,为每人送出”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系列图书一本。快来参与吧!
点击链接,订阅Wiley语言编辑服务并了解更多服务内容:
https://wileyeditingservices.com/cn/article-preparation/english-language-editing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3-6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