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影剂(GBCAs)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过程中,钆类造影剂中钆离子被封闭在螯合剂中,使其不被过早释放。
如果钆离子从螯合剂中释放出来,会对包括肾脏、大脑和骨骼在内的重要器官产生毒性。据报道,全球约有40%的MRI扫描使用GBCAs,每年约有50吨钆被注射用于临床研究。
最近的研究表明,反复使用GBCAs导致重要器官中的钆沉积,可能导致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SF)的发生。
这些发现促使欧洲医疗机构限制或撤销一些临床批准的GBCA。例如,Magnivist ®、Omniscan ®和Optimark ®已经从欧洲市场暂停销售,而Multihance ®的用途受到了限制。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还建议更新这些药物的标签,用以警告钆在各种器官中的滞留和可疑的毒性。因此,研究者迫切需要制定新的策略,重新审视关于使用GBCAs的现有临床实践。
为此,堪萨斯州立大学的Ramesh Marasini、Tuyen Nguyen和Santosh Aryal讨论了设计的用于MRI的纳米GBCA,目的是改善造影增强技术和安全性。
使用纳米级造影剂的主要好处是通过定位造影剂以及最少化使用化钆,在目标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提供较大的对比度差异。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独特性质的纳米造影剂势在必行。
这些研究包括制备能够将药物释放到难以触及的区域、并能感知与疾病发作相关的身体变化的纳米器件。这些纳米材料由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脂质和生物相容性金属制成,这些材料能够牢牢地固定住钆,使得医生能够精确地诊断疾病和输送药物。
研究的作者说,“我们对钆基纳米造影剂的研究十分乐观……可以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安全性。我们预计,在先进人工智能的协助下,未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分析可能会超越目前的探测极限。”
原文阅读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wnan.158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2-26 1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