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fan

博文

策划不过是遇见最好的作者 精选

已有 4642 次阅读 2016-5-25 16: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人问我:范编辑,你都策划了哪些好书呢?

我有一点汗颜,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尴尬症要犯了。

我策划了哪些好书,这得看怎么定义“策划”和“好”这两方面。

“好”在这里就不说了。

现在要是把哪一本学术专著拉出来标上“好”字,恐怕鲜花没收到,先就收到一篮筐的砖头,不被拍吐血算是一条好汉。

这绝不是我妄自菲薄,认为我们国内出版社没出好书,或者我不好意思说我的作者出的是好书。只不过众口难调,好书的标准都不统一,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所以现在也不能就说哪本书是好书。

未来学术专著也和学术论文一样有了公众都比较认可的评价标准,也许好竽和滥竽就可以区分了。

所谓策划编辑,在百度里是这么定义的:策划编辑是指在广泛调查研究市场后,正确判断社会文化走向和文化市场需求,依此对出版活动的具体方案做出设计、决策、监督实施并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出版目标和出版效果一致的编辑人员。

按照这个定义,哪些书算是我主动策划的呢?似乎我主动发起的专著项目寥寥,大多数专著的策划都是根据我广泛拜访学者,通过学者推荐或者自荐完成的。

对于大众图书,有很多策划编辑都直接参与到写书的过程中,甚至会给作者定好框架,更细致的会定义到二级目录,作者就在这个提纲下写作。可以说,策划编辑的策划思路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一本书是否能够畅销,决定一本书的品味如何。

比如作家张宏杰曾经发布一篇文章,名字叫《我和著名出版商L先生之间的故事》,提到他的著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因为策划编辑的审美偏好,这本书的第一版封面充满了浓浓的山寨感,大明王朝的那七个名人似乎是同一届政府官员,张献忠还似乎是周仓的后人,实在无法让人有兴趣进一步探究其内容究竟怎么样了。当然,这本书的销售也远低于预期,没有达到策划编辑的宏伟目标,引发后来一系列的故事。

对于学术专著图书的出版,编辑几乎不能参与到图书内容的编写中,作者写什么,怎么写,编辑很难置喙其中,顶多在谋篇布局方面提供一些建议,毕竟对于专业的学术知识,编辑只能懂一些皮毛,作者才是真正的专家。

所以,我认为在,我的策划编辑工作生涯里,所谓策划,不过是遇到最好的作者!

为了遇到合适的作者,我也需要相应做很多工作。

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所负责领域学术科研的最新进展。

不像大众图书编辑,一个人可以做很多方向的图书,校园青春、悬疑科幻、架空穿越、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等等都可以做,学术专著编辑有固定的领域,比如我,大学和研究生学的都是电力、能源相关的专业,所以我只能负责出版这方面的图书。

如果要我去做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恐怕连我自己也看不懂作者到底在讲什么,更谈不上帮他锦上添花,能够不添乱就不错了。

为了尽可能出版最新的学术成果,我们必须经常关注所负责领域的学术进展,跟随最新的技术脚步。比如核能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而我还去邀请出版第一代的技术成果,势必贻笑大方,出来的图书就更招人诟病了。

为了能够追踪最新的学术发展,编辑除了经常浏览各种专注科技发展的网站以及各高校、研究院所的网站信息之外,还需要主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按说,学术专著和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应是学术圈的半分子,但是很奇怪的是,我主动参加过很多学术会议,很少有学术会议主动邀请我们,也许有些学术期刊也会举办学术会议,但是在很多学术会议上我遇到的编辑并不多,就算是寥寥的几次,与他们交流得知也是和我一样,属于自己主动去的,会议举办承办方都没有邀请他们。

通过网上的各种信息以及实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交流,我们才能了解所在领域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这些领域都有哪些专家学者做了哪些工作。

其次,需要了解真正在做学术科研的学者是哪些。

学术是个圈。

只要有圈子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弥障,圈子里的人看得清楚,圈子外面的人就雾里看花,不明究竟。

编辑如果不主动进入到学术圈自己去了解,到底哪些学者确实是做了工作,哪些头衔称号确实是价真货实,哪些排名确实是实力的见证,仅仅只是看学者在互联网上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

3月份有一个很有名的帖子《人才“帽子”满天飞 ,乱了人心误了青春》,我个人觉得剖析这纷乱的人才现象还是非常中肯到位的,帖子指出:五花八门的“帽子工程”把青年创新人才的方向导偏了、心思搞乱了,评审异化为拼关系,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生态,加剧了学术界的浮躁学风。

每次我在网站上查询学者信息的时候,不止一次被那些五花八门的称号和奖励迷惑,不知道这些称号里面水分多少,干货多少,而就算是同一称号,哪些是需要真刀真枪自己拼来的,哪些是可以靠拼关系拼来的。如果编辑不主动去深入了解,是很难知道个中实际。

为了尽量邀请到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到我们出版社出版专著,编辑必须主动去联系拜访专家学者,请他们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并且请他们为我们梳理所在领域的学术发展,介绍其他知名学者的工作。

有个人际关系的六度理论,说的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如此,通过积极拜访学者,就能对学术脉络有更清楚的认识。

另外,主动参加学术会议和各种研讨会,聆听学者的讲座和他们之间的对话,就更能清楚哪些学者都做了哪些工作,领域的学术前沿到底发展到哪一步。

最后,走出办公室,去遇见最好的作者。

了解到学术研究的发展和前沿,又知道哪些教授专家在做这些前沿工作,接下来编辑要做的就是去遇见这些作者了。

遇见一个真正好的作者并不容易。

谁都知道,现在但凡有些成绩的教授都很忙,韩春雨老师估计现在也超级难约了,并不是他们故意端架子,确实是各种工作安排太多,非吾所愿也,吾不得已也!

尤其是撰写学术专著,并不是教授们的首要工作,写与不写,也没有任何硬性要求。专著写得好被说好的可能性不大,万一没有符合读者心意被骂的可能性还很大。

也许同一学术领域,有好几个教授都在做,但是这些教授不会都有意愿或者时间写书,所以编辑需要逐一拜访,与他们沟通,一方面是深入了解学术前沿,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正好遇到已有著述计划的教授,或者是说服教授将成果整理出来。

编辑偶遇作者最好的机会就是参加学术会议。

编辑参加学术会议,除了能更直观地了解所负责学术领域的科研状况,更是可以遇到平时约不到的教授专家,再忙的学者,也都非常重视学术交流,不止是向别人宣传交流自己的学术成果,更是了解其他学者科研进展的一个机会。

在学术会议这个氛围里,教授专家们也比较容易唤起学者骨子里的学术理想和学术情怀。由于是参会,时间也比较宽裕,若干个同一领域不同方向的学者聚在一起,头脑风暴之后,对于所在领域的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是否撰写专著也会碰撞出火花。

现在学术专著撰写确实是一件费力也不一定讨好的事情,如果编辑还固守成规,守株待兔,坐在办公室等着作者来找,或者只是通过网络信息漫无目的地找作者,显然已经是不符合创新发展的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编辑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便利,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未来趋势,了解国际国内的科技动态,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关注影响国计民生问题的科研项目,以这些信息作为自己图书策划的根据。

除此之外,策划编辑更应该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学术圈,主动去寻找最好的作者。

也许,主动去找的作者也不一定最适合写某本书,但是好作者一定会在寻觅中遇到。

所以,我真不敢说,我策划了哪一本好书,我只想说,我遇见了一个好作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8-979454.html

上一篇:极花是朵邪魅的花
下一篇:世间已无最才女,天堂才有最贤妻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23 杨国力 郭向云 姬扬 章雨旭 武夷山 白龙亮 蔡小宁 蒋永华 翟自洋 黄仁勇 王启云 黄永义 李土荣 李侠 陈静 zhouwangpu xlianggg zjzhaokeqin aliala biofans aihuaw momowu fnfei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