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着两周参加了两个所负责出版领域的学术论坛。
这两个论坛一个设了青年论坛,一个专门就是青年论坛。这两个论坛上我见到了很多青年学者,年龄基本都在40岁以下,有的尚不足30岁。
我一直都很想组一套青年学者的学术丛书。
现在技术发展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我所负责的能源领域,涌现了很多自己努力并且成绩斐然的年轻教授,我特别希望能让他们把成果整理一下,出一套丛书。既是青年学者自己的一个小总结,也是对更后来的年轻人很好的启示。
在会议间隙,我很努力地推销我的想法,青年教授觉得很有意义,他们也很想总结一下,但是很困难,原因集中在他们确实没有时间没有精力。
论坛设了一个专门的交流环节,有两个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教授交流这么多年自己的研究心得。
一个教授说到他一开始招研究生的时候,招不到成绩最好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都挑知名教授了,剩下没人要的学生就给他了,于是他不仅要搞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完成项目组的任务,还要操心学生的毕业,恨不能手把手教学生,怕他不能顺利毕业。
另一个教授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说一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只需要完成大老板的任务就可以了,到了后来,不仅要完成大老板交代的工作 ,自己还有一摊事要做,招不到好学生,不但帮不到自己,还要反过来帮着学生做课题、写论文。他说,现在自己也算是取得一些成绩了,情况好了很多。
会议期间我和一个很熟的年轻教授聊天,我问他怎么看上去这么累,之前网上聊天总看到他在出差,到处跑,为什么不让学生帮忙?他说,现在学生都选知名的教授,他没名气没有大项目,都招不到学生,都是捡那些大教授不要的学生,帮不到忙还要操心他的毕业,想招一个博士也招不到。
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啊!
我一直以为教授们日子好过得很,现在考研的学生这么多,随便就能招到几个学生帮自己做课题了,没想到还有教授这么狼狈,学生反倒是大爷了,需要小心伺候着,扶着上路还要扶着毕业。
论坛还没结束,有几个教授就匆忙回去了,说是要去参加研究生面试,这个是绝对不可以缺席的。
原来全国研究生面试正好也集中在这一段时间。
我不由得有了这样一个疑惑: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导师当然都希望招到最能干聪明的学生,那学生应该怎么选呢?
研究生是一定要选已经知名的教授还是和尚未知名的教授一起成长呢?
毋庸置疑,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对于一个尚未涉世还很懵懂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而言,第一反应肯定是找一个知名的教授带路比较好。
拜在知名教授门下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可以接触到更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在大型项目中与其他精英一起科研攻关,水涨船高,自己能力提升更快。更功利一点的话,将来如果留在科研圈,有可能得到导师的助力,好风凭借力,就可上青云了。
看上去很美!
不要忘记了,孔子门人3000,而贤人也只有72个。就算都是孔子的徒弟,也不是个个都能暂露头角,出人头地的,毕竟孔子只有一个人,你的成功还是需要你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设想一下在知名教授的门下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授各种事务太多,根本顾不上你,你在几年内都是跟着师兄师姐混,你的论文你的成果都是师兄师姐在实际指点,项目太大,参与的人太多,你实际上只负责小小的一点,甚至完成一篇毕业论文都力不从心。
这并不是假想,这其实就是实际发生着的事实。
选择一个尚未知名的年轻教授,当然需要进行一番思考和思想斗争,这和找工作去跨国大企业还是去本土创业小公司是一样的,是一次艰难的抉择。
选择本土创业小公司,极有可能分分钟就倒闭了,选择不知名的年轻教授也一样,有可能未来几年也没有什么项目,没有什么课题,自己没有什么课题可以发表论文,也不知道毕业论文到底怎么办,自己烦恼,导师也一起操心。你毕不了业,导师再想招生就更困难了。
但是也有另外的可能性,比如腾讯、阿里、小米这种本土创业小公司,终有一天成长为上市公司、行业巨头,草创期间的元老都成为成功人士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知名教授也不是一出生就是知名教授的。只不过你跟小天一样没见过强东奋斗的前20年而已,知名教授也有可能捉襟见肘过。
跟着尚未成名的年轻教授,肯定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个人能力也有可能成长得更快。
因为没有项目没有经费,所以要跟着导师一起去争取、去拼搏;因为没有人可以依赖,所以必须什么困难都能够自己解决自己克服;因为没有背景没有大树,所以自己的论文必须写得更漂亮更好才能发表;因为导师只有你,所以你们与其说是师生,不如说是合作伙伴,你就是导师的左膀右臂。也许三年过去后,你就了解了项目申报、项目研发以及推广合作的所有流程。
所以,研究生选择导师也不可以盲目地根据导师的名气进行一刀切式取舍。
在选择导师的时候,研究生需要综合导师的研究方向、项目情况、未来发展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研究兴趣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估导师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符合导师的要求。
谨记,不是所有好的都是适合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