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fan

博文

编辑的这一年 精选

已有 4155 次阅读 2015-12-18 16: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总结, 出版, 编辑

从九月份开始一直在家养伤,但是工作还得继续做,昨天领导发来年度考核的表格,眼见又到了填年度工作总结的时候了,我这一年都做了什么呢?

组稿

策划编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组稿。按照策划的定义应该是编辑主动找到想出书的领域和方向,并且划定要写的大致内容,然后按图索骥,找到合适的作者去写。看上去很美是不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现在的学术环境下,写专著基本就是奉献了。对于专著而言,不管是学术回报还是经济回报都很低,写一本专著有时候还不如一篇高引论文的学术评分高,至于经济回报就基本是聊胜于无或者就是无了。因为专著的销售实在是差强人意,所以基本需要项目资助出版。而另一方面,写一本专著对于作者的要求可比一篇文章高很多,需要更系统、更全面、更有逻辑性,内容也更多,至少需要十多万字甚至数十万字,这工作量远远大于一篇文章的工作量,相应地承担的学术风险就更大了,万一引用或者编写时不慎很有可能会被人作为学术不端的话柄,这对于一个学者的学术生涯而言可是雷区,是大件事,绝对不能发生的。如此种种,愿意花时间精力写专著的学者真心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策划组稿基本就变成了联系潜在作者,广泛联系,撒下写书的思想种子,看有没有学者著书立作的思想火花被点燃,如果点燃就算策划成功了,否则继续点火,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据我所了解,有些编辑一天能发送40-50封约稿的邮件,以至于有些学校把出版社的邮箱当作垃圾邮箱屏蔽了,也有的老师会同时收到同一出版社不同编辑的很多封邮件。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组稿方式,用我们老家的话说,这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杆,万一打下枣来了呢?

我个人而言自然也是觉得发发邮件就能组到书稿委实是不错的,但是有一点就是我不喜欢群发邮件,我喜欢针对某一个老师研究很久其科研背景再斟词酌句写邮件,这样邮件就没有了通用性,一天很难超过三封。正是因为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写邮件,于是对于能否收到回信非常在意,一旦邮件发出去恨不得天天查邮箱看有没有回信,大部分邮件就如同泥牛入海再无回音,就觉得很受打击,所以我比起发邮件我更喜欢有机会能与作者面对面交流,主动出差或者拜访老师。

其实我们出差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主动联系的一些学术会议或者项目会议,很少有会议组织方主动想到出版社这一块的,这也是我很纳闷的一点。按说比如973、863项目会议不会邀请出版社的编辑情有可原,但一些学科的学术年会也几乎没有主动邀请相应专业出版社的编辑我就很奇怪,难道学术专著不应该作为学科发展的一部分吗?所以基本上学术会议和大型项目的会议我都是算蹭会族,专家教授们平时忙得很,想拜访他们不一定凑得到时间,开会就不一样了,一次性可以见到很多学者,当然也不可能每个学者都能够交流,毕竟学者们不是来等着我约稿的。去年一年我出差22次,市内若干次,基本都是在周末,今年因为下半年受伤在家,外地出差只有12次,市内若干次,这些会议很多都是下半年开,如果不是因为受伤,估计出差次数比去年还多。

饶是出差这么辛苦,一年下来,能组到的稿件也是有数的,理由无非是两个:忙、回报率太低。著书立说按说是一个学者的终极理想,但是在现在的评价机制和成功标准下,拿到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经费已然是专家教授们追逐的目标了,写书这种费力难讨好的事情还是等到不用追逐的时候想想而已吧!

出书

作为一个编辑,一年组了多少选题是基本要求,最终还得看出了多少书。只有选题就跟股票还在股市一样,都是纸上的富贵,只有出版了,变成实实在在的书才是落袋为安了。

因为忙,所以写书过程往往很长,有时候约定出书的时间过去一年了,稿子没交的事情也是有的,要是编辑一直催着要稿子会出现这几种情况:作者着急交稿了,稿子问题很多;作者觉得还是算了,反正这么久也没出,就跟买衣服一样,看来不是很想了,从此稿子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了;作者想起这回事了,配合编辑赶紧交稿了。最后一种是编辑最喜闻乐见的,好饭不怕晚,只要作者好好写,晚点交也是一本好书,最怕的就是合同签了作者不干了,不但编辑之前的所有工作瞬间归零了,还得在当年的选题数上倒扣一个,这个作者不但没给编辑带来收益,还倒扣了工作量,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交稿了就要赶紧开始编辑加工过程,三审三校程序不可少,中间还得请作者看一到两次作者样。有的作者看第一遍作者样的时候漫不经心,交回来的稿件干干净净,基本没有修改,编辑心中大喜,这样的稿件最好处理,改的越少事情越少,殊不知快要下印厂印刷的时候作者想起自己身上的种种责任了,一定必须非要再看再改一遍稿件,如此一来,编辑之前几个月甚至半年的编辑加工工作有可能就白做了,出书计划又变得遥遥无期。我们出版社每个季度都有任务要求,如果作者反复修改或者临时大改,就会拖延出版周期,因为单本专著的销售量确实低,所以只能出更多的书来弥补了,完不成当季的出版任务编辑也是会被领导批的。

其实这种种的坎坷都不算什么事情,在印刷之前改好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最怕的就是书印出来了,作者想明白了,出错了,这才是最要编辑命的事情。

今年我磕磕绊绊勉强完成了出书数量任务。说是磕磕绊绊是期间我数次加班加点,很多次为了书稿的错讹生气,为找不到作者改不了发现的问题怄气发火。很多次很生气说爱咋滴咋滴,出错了也不管了,但是最后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个坎,只能死扛着领导的压力等作者解决问题。几年积累下来的很多选题都到了必须出书的时候了,明年应该更难过,要出的书更多,要生的气估计也会更多了。

当然大部分的作者还都是非常配合编辑的工作的。毕竟写一本专著不是易事,上面要写上自己的名字,能写书的学者都还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不可能随随便便就给出版了。对于一个编辑而言,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出一本读者、作者都认可的好书,这也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了。

销售

按说图书销售没编辑什么事, 毕竟编辑是做书的不是卖书的,但是作为图书生产线的第一站,编辑对其出版图书的销售也要承担责任,当然这不是编辑愿意的。

每次组稿的时候说起专著不好销售,有老师很奇怪说怎么可能,我这个书怎么也能卖个3000到5000册吧?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一次图书展销会上,一个参观的老师说他的书起码要卖1万册。但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的,好的书买1000-2000册,最好的3、5千册,不好的几百册也就够够的,还有可能一部分躺在仓库多少年后变成废纸回收了。

出现这种情况不单单只是怪专著写得不好,在我看来,有时候去写了比站在那批评这不好那不好的还是强多了。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现在,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呢?还别说是一本可能深奥难懂的学术专著了。另外很多读者版权意识薄弱,卖出一本专著就等于卖出去所有的了,买了一本直接扫描放到网上,所有人都不需要买了,不花钱看盗版书反过来还怪罪书定价高质量不高,不值得买,不知道是何心态。

为了更严格地控制成本和库存, 现在专著印刷量也是严格控制的,并且由于印刷技术提高可以按需印刷,所以编辑在决定下厂印刷的时候就要想清楚印量,以免积压,销售的压力自然而然就转嫁一部分到编辑身上了。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库存也成为编辑必须考核的内容之一,编辑不能只想着出书,也要想着卖书了。

好在去年我负责出版的几本书都还不错,作者非常配合也非常认真,图书质量很好,基本上库存还在可接受的范围,有几本还重印了,还是很高兴的。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深深觉得图书出版行业亟须转变发展思路,如果还是一味地以出版销售纸质书为主,编辑势必完完全全变成体力劳动者,而出版行业也会变成低水平重复劳动的行业。

可是,怎么转变发展思路呢?互联网+的时代,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出版业要怎么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8-944084.html

上一篇:我闺女的雾霾停课日记——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独自学习的经历
下一篇:2016年重新起步
收藏 IP: 211.100.11.*| 热度|

17 张学文 蒋永华 王启云 檀成龙 徐令予 汪育才 秦承志 黄永义 杨正瓴 徐志刚 吴仁智 刘立 刘四旦 陈敬朴 aihuaw ncepuztf momo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1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