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当知识遇到了能力:从中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谈起 精选

已有 11790 次阅读 2014-1-22 10:0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寒假期间,开始审阅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是导师指定的,毕业论文任务书是导师下达的,阅读的参考文献目录是导师给出的。按照导师的要求登录中外文期刊网,下载相关论文,阅读后写一篇文献综述,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吧?然而,阅读完十几个学生的文献综述,真的很失望:从形式上看,层次混乱、逻辑不清、语法错误,不会引用、标注参考文献,不同类型参考文献格式错误多多;从内容上看,不会从电子数据库中检索文献,不会分析布置课题的意义,不会归纳总结别人的研究成果,不会提炼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至于英文文献,更是不会阅读。

   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都会遇到类似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是学生不努力、混文凭吗?好像不是,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文献综述都写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足吗?好像也不是,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开了几十门,实验课也不少,英语过四级、六级大有人在。但为什么一遇到具体问题,学生就什么都不会、处处掉链子呢?可能,我们的办学思想、培养方案存在硬伤。

抽时间,上网查阅了一下美国一些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对照我国高校的培养方案,从中找到了答案。

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培养标准

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标准是与其“培养具有自由思想、健全人格、遵守法纪、自食其力的公民“办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教育战略计划委员会”对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生提出的标准包含十二项内容:

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谓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二、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方案

  中国大学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各个院校、专业的培养方案虽千差万别,但侧重理论、重视知识、忽视能力是其共同特征。这里,选择某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的培养方案加以说明。

    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党、国家的法规政策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领导法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熟悉法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具有一定的法律执法的基本能力;4、掌握法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5、了解法学的前沿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运用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水平。

三、中美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1、美国本科生培养侧重重能力、中国则侧重理论、知识,因此,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都属于学究型人才,脱离了科研院所、垄断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就业范围,就很难生存,属于温室花朵型的培养模式;

2、中国本科生培养方案虽然也提到能力,但这种能努力局限于专业范围,美国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则比较强调社会生存能力。因此,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改行,与初中生、高中生同台竞争,往往不具备优势,属于生态位极其狭小的“窄布种”;

 3、中国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重心偏高,很显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一个本科生,是很难把握学科的前沿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能力的。美国大学的培养方案重心偏低,更多地考虑一个公民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自食其力所需的各种能力。中美大学培养方案的差异,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我国许多高学历人员不会谈婚论嫁、不会处理夫妻关系、生存能力极为低下现象。

四、启示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文凭泛滥、海龟回国的今天,从功能上讲,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退化成了一种人生经历,学历高低与人生命运、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的关联度越来越低。在这种国情背景下,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可能比文凭的获取、专业知识的形成更为重要。对于这一点,高等教育者、被教育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给我们以重要的启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761171.html

上一篇:毕业季:神侃一下就业市场的10条规律
下一篇:从中学看大学:被放养的大学生
收藏 IP: 180.111.182.*| 热度|

49 刘建兴 孙根年 逄焕东 林中祥 孙学军 徐满才 罗帆 孙爱军 刘淼 张媛媛 张南希 褚昭明 梁洪泽 丁大勇 葛兆斌 许方杰 陈冬生 陈楷翰 喻海良 吴桂生 王荣林 赵凤光 李斐 曹裕波 侯韶克 余芳文 杨占海 李宇斌 肖振亚 王善勇 孙友甫 吴国林 高友鹤 吴锦宇 杨顺楷 anyongguoy boxiangdongx zhangling biofans DXY1234 lingling101 jimiyg neilchau liangzx yunmu liyouxi liyue1992 LeeKepeng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