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国人何时再获诺奖:一个沉默的话题 精选

已有 19748 次阅读 2020-10-8 09: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诺奖中的和平奖、文学奖,由于多多少少涉及了一些政治因素,或者评价标准比较模糊,其公正性、权威性存在些许争议。其他四个奖项,尤其是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学科的诺奖提名,通常都没有多大争议。诺奖设立以来,并非所有在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有幸斩获桂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以上三大学科的奖项中,不少成果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人类社会进步。因此,作为人口占世界近四分之一、拥有众多科研人员的中国,摘获诺奖,是中国人对科学进步、人类福祉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无论如何强调荣获诺奖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都不为过。

   与往年不同,在诺奖提名前,那种纷纷猜测国内诺奖级成果是否能顺利摘冠、中国何时继屠呦呦后再获诺奖的热烈讨论的现象在各大热门网站已经风光不再。这种惊人的沉默后面的潜台词就是:国内的科研环境离诺奖产出的要求相差太远。与其讨论遥不可及的未来,还不如抽出时间攒点科研绩效、发篇SCI论文。

   无论”四唯“也好,”五唯“也罢,所产生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环境与诺奖诞生的土壤格格不入,其背后其实是科研经费资助导向、人才评价、学科评价、职称评定等深层次机制、体制问题。庆幸的是,高层领导认识到了急功近利科研环境对我国科技生产力的巨大危害,科技部、教育部也在职称评定、科研经费使用方向、人才分级方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策的制定、实施、产生成效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这种涉及N多人切身利益的格局调整。根据笔者在教学科研部门工作的朋友的观点,时至今日,各种人才帽子一个没少,仍然大行其道;许多高校以”四唯“为标准的科研绩效越演越烈;职称评定、人才引进、工资待遇制定方面的”四唯“倾向仍然没有扭转迹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切的一切,基本还是老样子。

     也许,这种沉默,反映了大多数科技工作者者对科研环境迅速改善、国人在可以预见将来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信心严重不足的一种消极心态。沉默的背后,提示了一种信息: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壮士断腕的关键时期!

   



2020年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253567.html

上一篇:开学杂记三五则
下一篇:让子弹慢一点飞:论科研绩效
收藏 IP: 121.237.50.*| 热度|

75 王安良 李庆宁 丁克强 毛善成 黄凯 焦飞 王学界 黄河宁 赵乐 王庆浩 信忠保 胡泽春 郑永军 张淑扬 杨正瓴 梁洪泽 张晓良 许培扬 马耀基 黄永义 张鹰 唐凌峰 康建 陈南晖 李陶 姚远 代恒伟 李义天 曾杰 聂广 赵鹏 刘全生 郁志勇 晏成和 周忠浩 刘世民 王从彦 张江敏 尉剑俊 周春明 钟定胜 曾跃勤 白蒲 周建锋 文端智 胡文兵 孔梅 毛泽鹏 闻宝联 蒋敏强 付小军 王林波 褚海亮 李学友 蒋鸿基 吕泰省 李科 崔树勋 郭泽坤 宋威 李毅伟 王洪吉 杜占池 冯圣中 朱林 陈中 梁庆华 孔玲 郑强 孙志鸿 陈明晓 魏焱明 汤茂林 彭真明 王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0 0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