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遐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kyk16 笑对生活。

博文

一定要提高“地震逃生”意识! 精选

已有 6335 次阅读 2013-1-23 19:31 |个人分类:思考探讨|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地震, 意识, 应急, 逃生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今天,2013123121816秒,在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阳市苏家屯区交界(东经123.2度,北纬41.5)发生M5.1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信息来自人民网)。假日在家,也亲身经历了这次地震带来的“震感”。同时,还收到了众位科网博友老师的关心和问候,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份浓浓的感动。谢谢大家!

  本来地震已经过去——尽管湘明老师提醒我注意余震,我从心里还是没有提高到“会有危险”这一意识层面的。直至晚餐时,我和77岁的母亲、大一的儿子、十岁的小客人又聊到了今天的地震,才意识到大家对“地震了,赶紧逃生”的意识多么不强,特写出博文,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儿子今天与高中同学中午聚餐。他对发生的地震大为感慨,说今天在市区和同学聚餐时,没有深刻感受到地震,太遗憾了。据他描述,他和所有同学都没意识到这是地震——当时,就听某某同学告诉餐桌对面的某某同学说,“嗨,稳当点,别动桌子!”对方一脸愣神地辩解说,他都没碰着餐桌,后来知道;原来是地震!


再说当时我和母亲及小朋友在家的情况。我们同在一个卧室里,老妈在收拾书桌附近的卫生。我和小朋友趴在床上,我在给她讲故事。地震的时候,是那么突然,就感觉书桌上的书架晃动,连平时稳稳当当的双人床,也像荡秋千一样晃动起来,还伴随着响声。母亲的第一感觉是:“我碰到哪了?”“你怎么有这么大的劲儿?地震了吧。”我本能地回答到,但因为这种剧烈震动感就是3-5秒的时间(报道说大约30秒,但是从我们意识到什么在晃动,再到感觉晃动结束,绝对感受不到30秒的时间,就是晃了三到五下的感觉),所以,这种“剧烈震动感”真是不过一瞬间,然后就过去了——这一眨眼就过去了的“震动感”,即便对当时已经做出了“地震了”的判断的我来说,也是将信将疑的,我还以为我判断错了呢——因为“一会儿就过去了”没收到安全问候的电话、信息之前,没去网上确认是否地震之前,我是不确信自己判断准确的——所以,自然地,我当时绝对没有“地震了,快跑!”这样的意识。


 晚饭时,这位十岁的小朋友说:当时,她还以为我这个大人生气了、是我把床给“踹”的。顺便,她还讲了她年轻的父母——现在绥中县城生活的哥哥家的侄女和女婿——的一个对话。她说,上次绥中地震,电脑屏幕乱晃,他爸爸不知怎么回事,让她妈过来看,她童言无忌地说声:地震了吧?结果还招致了批评:说她说话不吉利!


  通过今天的突入其来的“震感”和我这个有知识的富有保护老人和孩子安全职责的成年人对地震的反应,以及我们家这几口人的亲身经历,我意识到了一个最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大家——至少我们一家还没有“地震了,先逃生再说”这个意识,而大家的第一反应却是:这些震动的感觉是来自人为的要素;第二反应是:确认这些人为的行为是否真的发生了;第三反应:才是“地震了吧?”,更有甚者,还迷信到了不往地震的方面去想……可想而知,这些反应对应对突入其来的地震多么“滞后”;如果具有危害后果的大地震真发生了,这样的反应很可能就耽误了最佳的逃生时间。


经过这次地震,我们家得出的结论是:下次再有这种“震动感”,先不要忙着弄明白是不是真的地震,第一反应就是:地震了,赶紧逃生;哪怕虚惊一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0681-655852.html

上一篇:文化发展关系你我他:从如何面对“加塞车”说起
下一篇:做事要首先划定时间
收藏 IP: 116.2.208.*| 热度|

24 吕洪波 陈湘明 崔小云 李伟钢 李学宽 苏德辰 王春艳 杨民力 傅贵 曹聪 陈桂华 翟自洋 杨艳明 丁大勇 李成 喻海良 陈冬生 傅蕴德 陈安 强涛 黄安年 李宇斌 zhanghuatian 心静如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