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i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jiong

博文

不唯血统 但血统的主线不可缺少

已有 6941 次阅读 2013-3-18 16:1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一讲:“如果人民的血统相同,语言也同,那么同化的效力,便更容易。”冰心 《寄小读者》十九:“因为家人骨肉之爱,是无条件的,换一句话说,是以血统为条件的。”
  梁启超感叹“寻常百姓家谱,无一不祖黄帝”。炎黄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又称为华夏儿女。同姓的家族以血统为其纽带,异姓的家族以婚姻互相联系。对无子嗣的忌讳,使炎黄血脉自古一脉相承。姓是族号,表示的是血统。姓氏对于中华民族极其重要。我们有时会用一句很重的话:“别忘了自己姓什么! ”强调的就是归属感、认同感和清晰恰当的自我定位。真正读通了《百家姓》就可以明白,中华民族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庭。在传统中国,某一地区的同姓之人往往会形成家族的形态,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分子人类学可以证明,汉人的血统既有多样性,也有其核心成员特定的一致性。汉民族核心成分在壮大中,大约 8000 年到 5000 年漫长的历史文化过程把他们全体团聚在一起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凝聚、兼容和经世致用,是永不败灭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并不取决于他的血统、种族,而是取决于他的文化。唯血统论是没有出息的,但是我们离不开血统。我们必须正确寻找文化与血统的辩证关系。现代汉族是古代汉人血统与文化扩散的产物。这里有并重的两方面。我们不能否定其中任何一方面。只承认现代汉人是文化扩散的产物是不正确的。

     据调查,七个省份的瓣状甲比例分别为:
    山西 79.17%、陕西 79.51%、河南 63.74%、江苏 62.45%、浙江 62.54%、江西 36.29%、福建 37.80%。

     我们不必把小脚趾甲分瓣看作纯汉人根深蒂固的一种原始标志。如果它真的是原始标志,也就会有超越汉人范围的可能,遗憾的是没有任何相关非汉人报道。它也许会有特定族群来源,例如来自已经融入汉人的某个北方族群毕竟是相当明显的特征,而且在汉人中有所扩散。

     无论对中华历史的影响,对中华血统的影响,鲜卑都是第一位的。鲜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间长达近300年。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隋朝王室的血统大部分是鲜卑血统。李唐王室的血统中汉族不到四分之一。隋唐是鲜卑和汉族共同建立的王朝。
  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移民潮。五胡内迁到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南匈奴内迁到今天的河套、陕西、山西一带。北魏时期都城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后迁都洛阳。五代十国时期、宋、金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使江南经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我国少数民族比例不到1%的省份共有8个,其中江西,山西,江苏三者少数民族比例仅为千分之三,为最汉族化的省份。其余几个基本也都在黄河中游地区和华东区。山西人是鲜卑族的汉化後裔。鲜卑后裔似乎有小脚趾两半半特征。脚趾甲复形涉及到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研究者多认为它反映了明洪武、永乐时期大移民的史实。

     复旦大学金力教授专门从事人类进化研究,他用几年时间通过基因突变追踪汉人的迁移。2004年9月的世界顶尖科学期刊英国《自然》杂志 (Nature2004 Sep 16;431(7006):302-5.) 以“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

为题目发表文章,文章说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南方汉族的基因中大约包含80%的北方汉族成分,如果把父母系分开,父系里大约有90%的北方汉族的贡献,而母系中大约有50%左右。这一结果说明了汉文化的扩散伴随着大量的人群迁徙。研究发现,南北汉族在父系上基因十分相似,在母系上基因差异显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1460-671445.html

上一篇:什么叫学会一种语言——兼论汉语真的难学吗?
下一篇:语言文字的哲理
收藏 IP: 124.205.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