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mwy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mmwys

博文

浅谈大学生恋爱、压力释放和转移方式

已有 4147 次阅读 2013-10-22 21:4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大学生恋爱

    大学生以及独特的社会角色和心理认知形成了与其人格特征相一致的爱情观念,在行为方式上会把爱情观念存在的一种张力通过无意识的自保机制释放,因张力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以保持内外的一致性,在转移压力的过程之中出现了一些无意识的规律和诉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爱情过程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在转移和释放压力的行为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常视觉性悦纳为基础的人群在释放压力中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盲动性恋爱观支配下的群体在转移释放压力中缺乏自我设计能力,在转移中出现一种无序性有序;挫败性补偿心理机制在转移过程之中内心意识阈限较低,通常以外归因的形式非理性情绪调节,排他性否认形成自我保护机制;外向型人格特质和能力自信群体在焦点作用下出现晕轮效应。总体分析大学生的恋爱与过度社会化和环境的破窗效应存在内相关。

1、恋爱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存方式

   恋爱和爱情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恋爱的基础是羡慕、试图在外在的评价机制中,寻找自我寻找的价值地位。正如康德所言爱情是把自己完全抛给对方,通过对方的一种评价来塑造自己一种人格上的自信,此时的恋爱基础是能力崇拜,从与异性的统一性之中强化了自己对外在存在的认同,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花为悦己者容,此时恋爱是类本质找到了归属感。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思维模式根源于家庭和社会,所以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社会评价机制中表现出一种多样化,于是为了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个体需要从其他个体之中获得一种符合自己目的的社会评价来巩固自我的一种薄弱和无力感,于是恋爱的行为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具有相对单纯的功利性的,带有情感的认知与评价。这与爱情在基础上面存在部分一致性,爱情的基础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具有共同追求的异性之间组成的以延续生命为导向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组合。大学生这个群体显然不具备爱情所要求的前提性条件,但所谓的知己的价值和功能超越了爱情的其他基础性条件,使得大学生的恋爱和爱情被混为一谈,这种非理性的切分在行为上就成了大学生的恋爱实际行为发生。恋爱之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生存方式除了与大学生身心特点,在特定历史时期一种意识之外还有其他的社会性的诱发因素,比如社会压力弥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校园自然也无法超越环境的一种渗透,成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评价的一种广发认可已经内化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恋爱成了大学生群体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检视自身人格魅力一种行为的选择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特点,这种特点在不同年级阶段表现的特征具有不一致性,以南京邮电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一新生恋爱比例为12%,二年级为23%,三年级为32%,四年级为41%,按照现有的研究成果如果被试选取科学合理的话可以发现大学生恋爱在变化趋势上与大学生活的阶段成正相关。

由此分析:社会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在评价和制度设计方面趋于人性化和科学性,大学生群体也在恋爱观上出现与认知、心理、年龄同步的增长和变化。就大学生在处理自身问题上可以推断出这种生存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接纳。但是从绝对数量来看大学生恋爱的成功概率和现有的数据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成功率(以最终组成家庭为标准,马克思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远远低于10%。中科院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由于近距离效应使得大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了解的几率很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是这种爱情的行为就会因为空间上的一种优势和现实条件的可能性变大,大学生恋爱本质是生存过程之中相互了解基础上心理、距离缩小。

2、恋爱生存方式的结构分析

在大学生群体之中极容易走向恋爱之路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视觉悦纳性。
    年轻男女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是以貌取人,在强大的视觉冲击下人在判断的过程之中会不自觉的被晕轮效应左右,用自己的主观判断代替一种情感、理性、系统、责任等要素对事物的科学性分析,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郎才女貌,这种郎才女貌是基于表象性征服、悦纳。在外人眼里可谓天作之合但中国有句古话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这就说明建立在非理性的视觉假象下的爱情只能获得暂时的语言性的自我陶醉之中,距离爱情的内核和内在形成机制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因为语言的一种视觉欺骗性无法对抗来自意识深层次的评价的压力。所以表像征服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审美疲劳,意识的对抗无法掩饰来自深层次的焦虑和压力。同样,视觉冲击靠视觉停留无法内在支撑起爱情的全部内涵,此时爱情表现为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自觉,任何视觉欺骗无法真实的替代爱情的内在评价,审美疲劳只是表面特征无法掩盖真实的爱情需求。

第二种为爱情盲动性也成为环境主导型。
   个人的内在的动机不是发自于原点性的个人的行为选择是一种他组织行为,在他人的示范环境下个人的行为出现一种盲目效仿,爱情观念模糊对象选择无序,爱情缺乏规划和设计,之所以出现这种爱情观是因为个体的一种惰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心理认知模式上出现一种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出现一种比较心态,融入爱情的角色为不确定对象和反复试错。环境决定性主体在爱情观上之所以出现这种盲目性根源于性格和思维模式,这种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心理暗示和盲目的比较增强好胜意识比较强,生活秩序是碎片化有序,整体性无序,自我调整能力较强,在爱情受挫过程之中往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内心的补偿机制标准模糊、对爱情的态度随着外界的评价不断地被弱化,由自信变成一种盲目的消极迁移在其他的事物态度上,同样表现为一种渐进式逃离,一旦真的爱情来临时会表现出来高度的质疑,在反复的挫败感之中体验着因盲目、无序酿制的恶果表现在事业和爱情出现提前花谢凋零。生活的热情,创作的激情都被淹没在无规划他组织的被动之中。

第三种是挫败性补偿。
    通常在学业、事业不顺的个体他们转嫁危机和矛盾的方法是外归因。他们试图通过爱情来平衡其他方面的不顺,他们的思维逻辑是鱼与熊掌总有一样可得,这是一种消极中的积极,由于心理预期带有功利性,所以对爱情更注重结果,他们以爱情的完美性来编制好的结果,从而验证自己的能力和运气,此时爱情就变成了一种补偿性的事物,挫败性补偿机制是彰显自我价值、自我存在的行为选择,所以他们在爱情的道路上通常会以感情受伤的心为情感砝码去获得一种理解,前期这种行为会获得同情的好感,因为人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当情感交流为爱情铺路时人的一种救世主情结就会让自己在行为上产生一种虚假性的同感判断。

第四种是社会结构的同构性被广泛迁移。
    从社会结构分析,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才能发挥功能的最大化,这种传统的理念被广泛迁移在爱情观,很多人认为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需要有内在的支撑,这种对异性的角色期待成为结构主义功能主义选择伴侣的逻辑依据,他们在爱情观上寻找一种门当户对、短板互补的评价机制,在爱情之初就对组建后的家庭预设了详细的理想化的生存模式,他们以务实的心理机制理性的评价爱情的投入和产出比例。这种人通常自觉意识较强,性格坚毅、自信、理性。他们心理成熟分析问题相对全面,理想化的爱情设计成为主要表征。但这种过于理性的爱情观通常被浪漫主义爱情观所排斥和不耻。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早已改变象牙塔的办学模式,人的行为在爱情方面真实的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特质。如何树立美好的爱情观念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人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受环境和他人评价与自我坚守之间存在着张力和悖论。

从马斯洛的五种需要来看爱情基本上涵盖了五中需要的全部内涵,在功利环境主导下的社会语境中个人的爱情观念与个人的性格、生存环境、生存的背景都存在着显著相关,爱情观念的开放性,与文化、环境存在显著正相关,但是环境的塑形与个性塑造的迷失使得爱情多样化、无序性。例如,爱情被赋予了一种交换的功能使得爱情的纯洁性被时代所抛弃,那些真正的爱情坚守者们以宁缺毋滥的人生态度捍卫着爱情的尊严。当剩男剩女成为一道风景线时本质是不同爱情观下的文化博弈与对决。爱情和友谊的概念表征除了在增进美感体验,这一共同点之外,在其他维度上均存在差异。爱情相对于友谊来说需要更多理性、情感投入,体验更多的痛苦以及肩负更多的责任。爱情很容易联想到婚姻和家庭与性、更容易激活宿命主义观念、而友谊较少扯这些。与爱情相比,友谊更易于转化为爱情,而经历过爱情的人很难再保持友谊。在原型故事和传媒作品的影响力方面,爱情比友谊体现更明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76845-735179.html

上一篇:追梦
下一篇:在路上
收藏 IP: 117.65.48.*| 热度|

13 胡业生 赵序茅 褚昭明 罗帆 谢蜀生 赵建民 唐常杰 李明阳 李汝资 刘进平 文双春 张志东 huqiwang99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