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科研写作必看——使用生物学名的4项要点 精选

已有 9728 次阅读 2019-9-11 11:17 |个人分类: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学术, 论文, 润色, 发表

包含计数和测量的量化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严格的规则和惯例已演进成为国际单位制(Le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SI),作为测量数量的指标。一个同样详尽严格的系统或说一组系统也用于规范生物体的命名。这些系统通常称为命名法规(codes of nomenclature),如国际动物学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ICZN)、国际细菌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ICNB)和国际— 藻类、 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ICNAFP),本文介绍适用于所有命名风格的 4 个基本要点。

物种的名称常用于大多数的研究论文,这些名字一般是拉丁语,由两部分组成,称为双名法(binomial),例如,Oryza sativa 为水稻,Oriza 在拉丁语中是稻米的意思,sativa 则是栽培;Homo sapiens 为人类,Homo 在拉丁语中是人的意思,Homo sapiens 代表着聪明的人。第一部分的 Homo 是名词,第二部分sapiens 是形容词,用来修饰第一部分,因此,第二部分被称为种加词(种本名,specific epithet)。

让我们来看看在使用物种名称时,作者们应该注意的风格要点:

1. 大写

第一部分的名称为属名,开头应该大写,而二部分为种名,开头小写。

作者应注意单字母后的缩写点(如 T. turgidum),Microsoft Word 会认定为句点,并自动将下一个字母大写,然而种名不该使用大写。而单字母缩写是否作为句子的开头属于风格的一种,会根据期刊不同而改变:一些期刊能接受而有些期刊要求将属名全部拼出,即使前面已使用过全名。

2. 斜体

虽然这些双名法是用斜体字印刷的,不过要记住,斜体字的用意是要将名字从周围的文字中区分出来,如果周围的文字已经是斜体,那么名字就以正体方式呈现即可。

3. 缩写

在第一次提及时提供完整的双名,之后属名使用缩写是正常的, 如The most commonly grown species of wheat isTriticum aestivum, or common or bread wheat. Macaroni wheat is T. turgidum and emmer wheat is T. diacoccum.。

论文可能会讨论不同属的物种,有的属可能有相同的首字母,如 Solanum tuberosum(土豆)和 Sorghum bicolor(高粱,小米的一种)。虽然一些代码允许一个属名可使用3个字母的形式缩写,但《Scientific Style and Format 》特别不鼓励这种做法。[ 1,379页]

4. 提及未指定物种

有时需要提及一个或多个物种而不指定确切的物种,比如不提到种名。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形式是使用 sp.(单数)或 spp.(复数),也就是 several Triticum spp. were compared 或 the collection included two specimens of Zea mays, three of Oryza sativa, and one of Sorghum sp,请注意缩写词 sp. 跟 spp. 不用斜体但一定要有缩写点。

 

参考资料:

[1] CSE, Style Manual Committee. 2014. Scientific Style and Format: the CSE manual for authors, editors, and publishers, 8th edn. Wheat Ridge, Colorado, USA: 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 722 pp.


意得辑| 《科学深度编辑》助您发表高影响力期刊~ 

详询 www.editage.cn  

信关注【SCI发表辅导】获取《科研写作资料包》

订阅号二维码.jpg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197539.html

上一篇:期刊发表的 6 种文章类型
下一篇:控制、处理、重复:在不确定性中复制实验
收藏 IP: 180.169.148.*| 热度|

3 杨金波 王俊杰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